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应担忧自己不识人。
别人不了解你的长处可能漏掉好处,但也不了解短处少了鄙视,所以没有坏处。不识人却会吃亏,甚至吃大亏。
有的解释说“人”在这里指上位者,“不患人之不己知”是说担心得不到上位者的赏识。“患不知人”则是说应先了解这个上位者,值不值得投献。这是窄义的人,今天看着广义的人,整句的意思同样涵盖了窄义,并无逻辑上的漏洞。
有人说《论语》是讲给士和贵族听的,不是讲给民听的,这是片面的认识。限于当时的教育普及低下,最可行性的就是先教育识字的士和贵族,这可看作是手段是过程,目的是再通过他们教化所有的人,就像现代的师范教育一样。不违背孔子的原意,扩展运用在当下这是最好的阅读理解。
类似本章的语录《论语》中还有:1.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14“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14.3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5.19“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都是孔子的话。
孔子真的不在乎上位者不知道自己吗?恐怕不是。李零先生说:“我们千万不要以为,他老人家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的话,有掩饰心理,越说不在乎,其实就是越在乎。”孔子为了实施自己的“仁”和“礼”,周游列国,不就是在积极推销自己吗?本章及类似的话,也就是在抑郁不得志的时候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