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第一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的是,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作者讲练习分为天真的练习(个人觉得是盲目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通过其训练者史蒂夫在背诵无规律数字的实验反应有目的的练习,是如何使人不断成长,突破自我上限。

按造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首先,什么样的练习刻意称之为有目的的练习。作者为这个称呼设立了四个要件,有目的的练习可以分解为目标明确的小练习,有目的的练习必须专注,有目的的练习必须包含反馈(可以是自己提出的反馈,也可以是局外人),有目的的练习必须走出舒适区。

在文中的史蒂夫实验项目中,史蒂夫记到7个数字后,无法再记住更多的数字,于是作者和史蒂夫采取了全新的方法。首先,在史蒂夫的极限7之后,如果失败,就降低两个数字,如果成功,则增加一个,确保每次记忆的数字都刚好处于他可以记得住,和记不住的这个模糊区域。

我将走出舒适区,定义是刚好在能做到,和差一点能做到这个范围内。个人理解,如果我想要训练我的写作能力,那就是,在30分钟,写200字的论述,和在20分钟写两种的论述/或则,用三个论点讲清楚我的想法和用三个依次递进的论点讲清楚我的想法。一旦失败,就跳回自己的安全区完成基本的保底量,如果成功,下一次就强化具体目标的要求。关键在于,保持训练,保持设定目标,保持突破自我。

对于反馈,这个是我一直以来都比较茫然的概念。我可以理解从有能力的人,或则说从出众的人那里得到完全的反馈,但我不能理解,怎么样才能从自己这里得到反馈。我当然也可以不停地反思,可是反馈应该具有一定地正确性,我既然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行为,我怎么确保我能自我提出正确的反馈。亦或者说,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前期都有老师的辅助,可是这样的我,自学就变成了一个伪概念。

在以后的章节里,我需要更多的了解,如何合适地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地小目标,什么样叫做具体,是否有辅助地规则。其次,什么样地反馈是合格地反馈,如何自我反馈。最后,怎么样给自己设立每次走出舒适区的范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章,我看到的一个关于记忆的一个测试,总共有三个人测试,第一个人史蒂夫,测试成绩达到了记住82位数字,第二名,测试...
    yclhub阅读 4,278评论 0 1
  • 1.即使是20年的老司机,如果没有刻意话的去提高,自动化习得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有目的的...
    Ella云儿阅读 2,860评论 0 0
  • 通过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的实验,重点阐述了“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征”。 1、确定明确的特定的目标。这点跟趁早效率手册...
    颖小白阅读 955评论 0 0
  • 历史是人写的,但有很多人,写不进历史。历史的长河淹没了无数的,不是那些英雄动的历史,历史是由千千万万个无名英雄推动...
    木子火丙阅读 4,026评论 0 0
  • 很久没带恩恩去参加亲子活动了,今天上午带她去到社区,她一直抓住我的衣服不愿意进教室,感觉恩恩是有点怕生了,以前带她...
    小浪lang阅读 1,59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