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誉生态农业,精选贵州好味道!
1. 建立优质李子采穗园基地,加大基地规范化建设及监管
科研部门就地建立优质李子苗圃基地,做好“蜂糖李”品种提纯复壮,防止品种退化及品种下降,规范“蜂糖李”苗木扩繁苗圃建设及管理,把丰产稳产的“蜂糖李”果园作为固定采穗园,严格把关,保证苗木质量和品种纯度。
2. 抓好关键性技术推广和基地果品安全生产
重点抓好果园中耕除草、肥水管理、修枝整形、疏花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纽带作用,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督促果农严格按照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全年果树施肥、修剪、喷药、套袋等生产环节均要求管理,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3. 突出县区域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蜂糖李”生产、销售所需的水、电、路、通风库、冷库及批发市场,保障生产和销售的发展。加强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应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促进区域优势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4. 推进创新机制
(1) 土地流转和探索土地入股机制
让农民自发把土地转包、互换或以土地股份合作的模式,委托“蜂糖李”专业合作社组织进行适度的规模化经营,获得较高的土地增值权益。
(2) 政府扶持机制
加大项目整合力度和资金投入,鼓励发展“蜂糖李”生产基地,对种植大户、营销大户以新技术的试验推广给以补助和奖励。
(3) 多元化投入机制
吸引企业投资,吸收民间资金,合力共建,促进我县“蜂糖李”生产逐步向产业化发展。
5. 加强质量监管,严格规范操作
加快产地认定和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6. 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旅”结合
在具有李子产业基础的村寨,结合“蜂糖李”采摘体验吸引广大游客的优势,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展示传统风俗,保持固有特色,形成丰富多样、富含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模式,推动不同发展模式的互补。
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同时,鼓励集中连片开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综合体;成立乡村旅游(种植)专业合作社或专业的旅游公司,通过“专业合作社+ 农户(旅游点)”+“公司 + 农户(旅游点)”等形式,整合分散的旅游点,连线成片开发,提高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