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变化无常,抵抗力较弱的宝宝容易患上感冒和发烧。宝宝生病,爸爸妈妈真是焦心,因为害怕体温过高会烧坏宝宝,于是都想方设法的给宝宝快速降温,如捂汗、急着吃感冒药等等。但是在宝宝发烧过程中的某些护理误区,可能会加重病情的发展。
1、发烧就吃药
事实上,如果婴幼儿并未发烧到38.5度,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必要为其立刻服用退烧药的,仅需进行物理降温(首选温水擦浴和退热贴)。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和入侵病原作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低烧时通过宝宝自身抵抗力自然降温更利于免疫系统建立和成熟。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建议在物理降温的同时服用退烧药,注意一定要选用儿童专用的退烧药
2、发烧不能洗澡
洗澡可以帮助宝宝身体散热,水温调节应在27~37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量,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但是发烧时洗澡要比较小心,洗完后马上擦干全身、穿上干爽衣物,避免引起宝宝着凉。高热时呼吸增快,出汗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发热时应给宝宝补充充足的水分,增加排尿量,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
3、捂汗
有些妈妈会通过捂汗来退烧,用被子将宝宝层层包裹,认为把汗排出来就能退烧了,事实上,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自身散热。宝宝发烧时应把宝宝的衣物稍微解开,以有利于散热;穿得过多,热散不出来,很容易引起高热,导致昏厥。此外室内环境要保持空气流通,以便病毒细菌的消散;以及保持室内舒适凉爽但不寒冷。
4、狂吃补品
妈妈为了给发烧时的宝宝及时补充营养,会准备一些鸡肉、鱼肉等营养品。但是宝宝高热时,体内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消化酶分泌减少,活性也相对降低,而且体内高温容易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不容易消化吸收。发烧时宝宝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便于消化吸收。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多食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对发热伴咳嗽的宝宝,不宜进食过多以防呕吐,少吃海鲜和过咸的食物,以防过敏加重症状。
5、高烧等医生处理
宝宝已经烧到38.5以上了,如果不去采用任何降温措施,而是去医院排队等待医生的帮助,这样会给孩子带来高热晕厥的危险。当孩子烧到38.5度时,妈妈应及时采取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法。
注意:宝宝发烧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5天,视其身体抵抗力状况而定。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要保持镇定。在未确定病因之前不要随意给宝宝服用抗生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