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人问书》第三部分,又问:“‘如行合一”的说法,是先生讲学的最重要的部分。如今既然与陆象山先生的说法不同,请问其相同之处。”
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焦点放在这个同异上了,没有放在求是上面。阳明先生在这里认真的给他的回答说:“‘知、行’原本是两个字,说的是一个功夫,这一个功夫需要落在这两个字上,才能说得完全无差错。如果能把其宗旨了解清楚,这一个功夫需要落在这两个字上,明白‘知、行’的功夫原本是一个宗旨,那么,即使现在把它们分开来说也无妨,因而,就算刚开始用功的时候,还不能融会贯通,但最终一定会达到‘百虑而一致’的状态。但是,如果在宗旨上理解得不清楚,原本就将“知、行’看作两个了,那么,即使现在把‘知、行’合成一个来讲,恐怕最终也难以达成,更何况还把‘知、行’又分成两截去做,那更是从头到尾都找不到着落之处了!
把知行分做二个字说,但毕竟知行是一个工夫,只是我们用二个字做精准表达。如果你能够理解这个的意思的话,就是分开说或者是合起来说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明白这个意思那你就会只在这个文字、文意上下工夫,就不清楚这个核心的宗旨,就把这个知行看作两个了。博仁老师在导读中说:最关键的一点不是要去分辨知行合一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而是我们知道知行合一是两个字在说一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