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老师的这本书,买回来一年多了。刚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看了一遍,感觉收获很多。
昨天晚上又拿出来看,又一次给我全新的感觉。也许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彩绘,清理,又有了新的感悟吧。
所以决定今天开始,再看一遍。这次改改阅读方法,读一点,写一点感悟,这样肯定比囫囵吞枣地看一遍更有助于理解。
首先要感谢冯老师,带我走上了心理学之路。虽然我的走的如此之慢,但是已经让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儿子说:“妈妈,冯姨真是我们家的救星啊,终于让我看到你的笑容了!”
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听我人说:“我就是这命,怎么都改不了。”或者“没办法,认命吧!”
在我们心里,这许许多多无法改变的事儿,都被归结为“命运”,以为是出生那一刻,老天就给你定好了。
看了武老师的书,我才焕然大悟:原来都是潜意识在操控着我们的一切。
想当初,我也很纳闷,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和老公结婚,明明我们就不是一路人啊!
他爱喝酒,喝完了酒风挺差,甚至会动手跟人打架;脾气暴躁,说不了几句话就想发脾气,怎么看都像小混混啊!
我虽然也不是那么完美,但至少和和气气,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是乖乖女的形象。
妹妹问我:“你现在知道郁闷了,当初为啥见面十来天就办了结婚证?”
的确,我也说不清楚,还跟妹妹说也许是因为弟弟要结婚了,我不想再在家里住了吧。
随着看的心理书越来越多,我逐渐意识到,我们貌似错误的婚姻确是最正确的。
今天看了这一章,我发现我们的“潜意识”安排了我们的生活。
刚参加工作时,我因为所教班级是六年级,学生都个子比我还高。教英语本身就没有震慑力,再加上我受原生家庭影响,本身就是比较胆小怕事,没有力量,所以面对这些大孩子有点束手无策,黔驴技穷了。
有一天,我去学校时,鬼使神差地穿上了弟弟放在家里的,他朋友的,很个性的一件毛衣。(弟弟和他的朋友也是与我家老头相似的一类人。)
结果可想而知,上课时,孩子们问我:“老师,你和xxx(我弟弟的名字)什么关系?”
我现在想来,应该是带着点自豪地说:“他是我弟弟。”
那节课,出奇地顺利。
多少年来,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自豪的心里,弟弟那样,我不应该为他担忧吗?
最近我才知道,我内心太弱,没有力量,总想寻找保护,那一次便是想用弟弟的名头来压孩子们。
可想而知,找了我家老头,也是这个心里。那时的他,身穿军装,高高的个子,身姿挺拔,看着就很阳刚。是我潜意识里需要的很“强大”,能够给我保护的人。
第二点,他上完小学就开始打工,到部队又上夜校,读完了高中课程;我虽然学历不是太高,但也是靠文化吃饭。
他生活方面的能力很高,我则是生活上不怎么在行,充其量就是能把饭做熟。
为什么还能走到一起呢?
看完这一页,我瞬间明白了:我们俩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都有深深的自卑感。我们能走到一起,并且吵吵闹闹也没分开,实际上是都把自卑感投射给了对方。
他文化没我高,老是喝酒,可以在这方面稍稍给我增加一点优越感;
我干活办事不行,让他多了一点优越感。看来还是彼此需要!
潜意识里,
比如,他脾气坏,孩子有问题时,我可以说都是他的错,老是喊孩子。
婚姻出现问题,我可以说,都是他的错,他老是喝酒,闹事儿,我受不了了。
可这完全都是他的错吗?如今看来,不完全是!
当时的我可不是这么想,所以脑子里充满了生气,怨恨,哪里有多余的精力去想办法改变这一地鸡毛的生活。
还好,现在学了很多,我把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改变自己,让家更和谐上,没有时间去生气,没有精力去怨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