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时光
才刚入冬,大人们就会叮嘱孩子:“有时间去山上捡些柴背回来,过年给你们炕腊肉吃。”
印象中我没有刻意去捡过柴,但哥哥的确背过好几次柴回家,每次看到他背上的柴,大脑里就不自觉出现腊肉在柴火上滋滋冒油的画面,口水就开始如清泉般往外涌。
我家抗腊肉大约是有两个步骤,刚刚腌好的腊肉,是挂在火焰上烤,这个时候坐在柴火堆旁边,就能听到滋滋地烤肉声,看到腊肉像温泉一样冒油,闻到勾魂的肉香味……
明火烤几天后,会在柴火上搭一个简易的顶,腊肉、血豆腐和干豆腐一起摆在顶蓬上熏。烟熏味是腊肉、血豆腐的灵魂。
我家的柴火是烧在堂屋的东南角,冬日的晚上,这个柴火堆就是最热闹的地方。
从我记事起,冬天就是爸妈卖菜的季节,白菜、韭黄、山药、香葱等都卖。其中,韭黄和香葱需要提前洗干净,剥掉表皮的枯叶,一把一把扎好。晚上的柴火堆旁就是全家人分工协作的地方。
卖菜虽然辛苦,但每天都有进账,冬日里的爸妈,心情是极好的。彼时的老爸应该是亲和且幽默风趣的,他会给我们讲在集市上碰到的趣事,还会模仿城里人的口音描述他们买菜时的样子,不认得菜闹的笑话。讲到好玩的地方,他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我们一起哈哈大笑。
我们的笑声穿过墙壁,拥抱着寒风从我家到隔壁叔叔家、隔壁的隔壁的二伯家,甚至穿过大马路传到老宅的大伯家,大爷爷家……
比我大几岁的兰孃、四孃、芳姐、涛哥、华哥……他们听到了我们的笑声,被吸引着陆陆续续加入进来,他们也搬个小凳子坐到柴火堆旁,一边帮忙干活,一边缠着我妈讲故事。
我妈是村子里出出了名的故事大王、金庸武侠迷。我现在依然记得,她就是在某一个冬天的柴火堆旁,用滋滋的烤肉声伴奏,给我们讲完了一部《倚天屠龙记》。
除了听故事,偷肉吃也是必备项目。腊肉上炕后,我和我哥的关系就总是在互相监督和狼狈为奸之间摇摆。
趁着爸妈都不在家,悄悄割下一小块腊肉,用筷子夹住在柴火上烤熟分吃,这才是孩子们吃腊肉的最高级形式。
时间到了,先写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