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公号《偶尔治愈》(丁香妈妈旗下)里的一篇文章,讲儿童饮食变化及它背后所折射的社会思想变迁,其中有一点,心有戚戚然~看文章时,模糊记起自己领到第一个月工资时,去店里买了一瓶饮料(具体是什么忘了),小时候看别人喝很羡慕,但是从不敢让家人买。文章说,这也是一种身份认同。
贫穷,剥夺了人们的选择权,物质上的贫穷,还会让人们陷入精神上的贫穷,而且这种贫穷会代际传递,贫二代、贫三代……
贫穷的人,在富裕后,也会留下不为自己察觉的贫穷时的习惯,有些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人,要么是暴发户的样子,要么就陷入贪污的陷阱,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怀有对失去金钱的恐惧。
富有,只是因为我们多了一个生活工作的选择权。这个富有,不见得一定是有很多钱,以杭州为例,我把富有定义为月收入一万元,即使我们有房贷车贷等,这个收入,只要合理支配,也过的还可以。在这个收入之上,有一个富有的心灵,抱持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的感恩,对工作的投入,对家人的爱,幸福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从事的工作,我们可以选择交往的朋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锻炼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饮食习惯,我们可以选择读什么样的书,我们可以选择到哪里玩,我们可以选择相信什么的人,我们可以选择做什么的事……
现代人有选择困难症,因为我们处于物资产品非常丰富的年代,但是好像我们还没有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有段时间去超市,最头疼的是买什么酱油。
我们同样有这样的矛盾,在这个社会,我们是“随大流”,还是“鹤立鸡群”。但是我们在为选择更好的东西之时,有些人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这在贫困的家庭,在医院实在是太多了,“医生,我可不可以选择不要治”,但是看着身旁憔悴的家人,强忍着把这话忍回去,家人们何尝不是这般无奈,“哪怕倾家荡产,我们也要治。”这种决绝与悲壮,怕是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选择了,不代表就一定有好的结果。但是有准备的选择,有方法的选择,大大提高了好结果的概率,这在故人就有独到的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现在选择推广保险,其实我深层次的想法,是推广一种科学的生活理念与方法。以保险为基础的理财规划,以理财为基础的了家庭规划,以家庭为基础的精神规划。有了规划,有了对生老病死的正确认知,有善分别的智慧,人生的精彩,其实没那么遥远。就像“心净则国土净”一样,幸福只在一念之间。
选择,是要极为慎重,但也是要极为果敢(断)的,前者像老牛吃草,急不得;后者像烈马脱缰,慢不得。富有的人,我们去观察,两者切换的很好,把握的很好。
曾在一年前,暗许自己,如果经济宽裕,要为家人再买一份防癌险,以30岁的男性为例,30岁的保额才3300元不到,杠杆接近1:100,而从历年理赔的数据来看,癌症的比例是最高的。
富有,只是因为我们多了一个选择权。这个选择权,更多的是为了给别人服务,将世间的善意传递,如此,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