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501: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赵红强,现年44岁,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在董王庄乡赵坡小学任教,同时担任该教学点校长。中小学一级教师,县师德标兵、县教学标兵、县文明教师、县优秀教练员、市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优质课《酿》获得县级一等奖;《四季诵经典》获市校本课程一等奖;课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究》《小学语文高年级主题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已结题。他是新教育的学习者践行者,致力于为中低年级儿童营造一所家门口的温馨优雅学校,甘做教学点的守护人。
一、走新教育教师三专成长之路
95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因教学成绩突出,连续多年被评为乡优秀教师。
2013年,进入乡中心小学工作,担任教导主任。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和其他教师一样担任班主任和主科教学工作。辅助校长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带领教师商讨确立教学常规制度和教研制度,细致管理,奖罚分明。在每学期全县组织的调研考试中,连续多年,全校成绩排名靠前。学校在全乡群众心中声誉较高,在19年搬入新校区扩班时,生源暴满。
2018年遇见新教育,他愿做新教育的同行人。辅助校长领导全校逐步实施新教育,学校新教育工作得到了县乡领导的肯定。他冲在前面,按照新教育的教师专业成长三专模式,带头走上了大量阅读、坚持写作、广泛交流之路。在领导的指导下,他写的大量教育随笔被转发到县教育群,引起广泛反响。全县各乡镇有多名新教育同行,主动加好友,讨论新教育各种问题。
2019年,因为新教育工作成绩突出,在宜阳县新教育培训会上,被推选为教师代表做典型发言。至今为止,他在简书上写了500篇教育随笔,共90万字。对新教育文章的阅读体会,外出培训学习的心得,对现实中各种教育问题的思考,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等等,都被他纳入到教育随笔之中。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学校开展停学不停课工作。他在教育随笔中写下了对这项工作的深入思考。他写的《小学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实施方案》,思考全面,措施得力,在简书上发表以后,被全国同行关注,阅读点击量达65700多次。
二、新教育理念带火一支运动队
2019年,他兼职备战县运动会。所带运动员,在宜阳县第五届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上,拿到四个项目的冠军。还有一个8×50接力赛比赛,因下雨道滑,最后一棒不慎摔倒,痛与奖牌失之交臂。
辉煌成绩的取得,是他自觉地把新教育理念运用到运动队的训练中。
1.无限相信学生的潜力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无限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能。
在训练的时候,赵老师跟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你很棒,你看你的速度这么快,和上次比赛的成绩只差一秒两秒,你稍微一努力,一训练就追上了。这个时候他并不是在敷衍学生,他确实相信学生,能够追上来。训练的时候,出现技术上的团结上的等等种种问题,赵老师本着无限相信学生的角度,从来不肯去严厉的批评他们。赵老师总是相信他们能够做好,学生也喜欢接近老师。
无限的相信学生,还产生了一个更直接的效果。他一开始就让学生开始上手直接跑接力,改变了以前,把接力技巧反复拆开讲解训练的方法。他发现用这种办法比较好,里面的很多东西,学生一练一跑就会,当然会不断的出现问题,出现问题的时候,赵老师才跳出来给他们讲这个问题,然后再练。这样的训练效率比较高,学生训练得比较充分,学生越练越聪明。
2.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在训练的时候,赵老师很注重让学生不断产生成功体验。每次训练都要记成绩,并且与往届的获奖最后一名与第一名比较成绩。让学生发现他已经跑进了第二名、第三名了,已经与最后一名获奖的只差一秒了。然后不断的鼓励学生,再找一个毛病,想办法改掉它,就能再前进0.5秒。学生非常乐意的去做。为什么学生会对这件出力流汗的辛苦事,这么热心呢?是因为学生每次有目标,每次都充满信心,每次都有成功感荣誉感。
春暖花开了,学生看着赵老师开着破车来学了。和他开着玩笑:“老师,你开着你的宝马来了,我们去野外春游吧,来鼓励鼓励我们。”这也是对学生的精神鼓励,也显示老师对他们的无限信任,也花不了多少油钱。好,赵老师就答应了下来。承诺的就要兑现。虽然并没有看到特别的美景,但学生很高兴,他们感到一种老师对他们的爱护和信任,学生是需要鼓舞的。
3、集体的生命在场
新教育有一个很鲜明的观点,是生命在场。在训练的时候,赵老师也注意了这方面。学生在去训练的路上和回来的时候,还有训练中间休息的时候,喜欢滔滔不绝叽叽喳喳的说。赵老师认为谈话是他们一种交流的方式,训练中的很多问题,是需要他们自己去摸索探讨的。
学生每天乐意跟着赵老师,跑到野外的生产路上,去刻苦训练。是因为在交流中,他们的聪明被释放,他们的生命在绽放。自由的交流,学生围绕着拿到荣誉这个目标,自然的形成了一种集体的舆论和氛围。使参与训练的十多个学生,都自觉的跟着集体的步伐往前走。
学生在枯燥的出力流汗的训练中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生命的绽放。
总之,这次的成功,与赵老师自觉地运用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有关。不是只重视与接力赛、短跑直接相关的一些技能的训练,他关注到了学生整个生命状态的参与。
三、用新教育为教学点注入灵魂
在中心小学辛勤耕耘的同时,家里还有他的妻子高位截瘫长年卧病在床,需要陪护照顾。
2020年,赵老师回到家乡教学点工作,担任教学点校长。他自觉以新教育为办学指导思想,解决各种问题。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了学校的办学愿景:要建设一所家门口的温馨优雅学校,让低年级儿童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充分满足群众的教育需求,使家长能放心送学生入学,留得住学得好。
首先要改善教师生活和办公条件,赵坡教学点,离乡镇8公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教师生活条件差,寂寞孤独。赵校长加大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力度,装空调、安淋浴、买橱柜、购电脑等等。外地特岗老师能在学校安心工作,勤奋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
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信息化时代,教学点还不能做到班班通全覆盖,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较为困难的条件下,他想法设法,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董乡中领导心系乡村教育,捐赠了几套折旧的班班通,经过维修调试,基本做到了各年级班班通全覆盖,使教学点的教学条件跟上了时代。
教学点教学上的难题也不小。教学点教师缺乏,另外三名教师,两名代课一名特岗,特岗和一名代课都是第一年参加工作。以学校的师资条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是一个难题。而且教学点在班额、学生基础、师资水平等等各方面情况都与大学校不一样。在教学点如何做才最有效,他反复的思考教学点的优势,结合新教育相关理论,写了大量的教育随笔。带领教学点教师不断的实践总结,从实际出发,遵循新教育相关理论,确立了培养学习习惯、强化基本训练、运用电教手段、注重课堂互动、重视单元测查、关注留守学生的基本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书香校园建设是新教育的首要行动,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他从最基本的要求做起,学生晨曦入室即诵, 午间入室即读,放学返家即省。老师们不理解,不愿坚持做。他带领大家学新教育知识,讲书香校建设的重大意义。在全校老师努力下,项目启动后,不曾间断一日。学生的诗歌诵读量、图书阅读量、反省日记都达到了一个可观的程度。
他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教学点的条件,因陋就简,坚持全面开展德育、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发展,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赞誉。
行动就有收获。本学期期中考试,赵坡教学点三个年级总评全乡第一。
荣誉的背后,是他敬业乐业安业,拼搏进取奉献的精神!是他默默无闻的坚守,孜孜不倦的钻研!是他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心中教学愿景!
乡村教学点,天地方寸间,践行新教育,甘做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