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是一个好友极力推荐的一本书,推荐当天,就从当当上拍了下来。
这本书的作者叫李雪,是一位拥有30多万粉丝的新浪微博博主,作家,心理导师,培训师。
这本书主要讲述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爱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本书分别从遇见内在的婴儿,放下评判全然看见,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沟通模式,会痛的不是爱和你配得起更好五个篇章诠释了母婴关系的重要意义。
01遇见内在的婴儿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睡眠训练,给孩子的一生涂上灰暗底色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退行,是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
本章节中,对我最有触动的便是,孩子越小,与抚育者的关系对其一生的影响越重大,在心灵成长的过程中,婴儿若在孤独中学会坚强独立,比如过早的独立入睡、自我安抚,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
刚开始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非常费解,因为现在的教育理念大多在倡导三岁分床,六岁分房睡,延迟满足等,所以对这里很是不理解。读完才懂得,假若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是一片漆黑,他们渴望回应和亲密,因为亲密可以治愈一切,
02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限制是伪造的爱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不期望改变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律的大智慧。父母不用惯性的思维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
03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拒绝不等于伤害
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04内在:会痛的不是爱
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
可以不原谅父母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
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在生命早期,偏执的种子就已种下
轮回之痛止于觉知
05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
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