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苏轼苏东坡,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只要读过小学的基本都读过他的诗。
当我们爬上山顶,登高望远时,会不自觉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当我们闲暇之余置身庐山美景时会忍不住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站在西湖边上,思绪里便会跳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遇到失意之事时,又会这样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我们中秋节身处异乡,思念亲人时我们常禁不住又会吟他那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行走人世间,内心强大,以豁达迎风雨,以趣味生情味,以善良渡己身,把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别人,温暖自己。
01 以豁达迎风雨
人生就像心电图,有高坡也有低谷,有春风得意之时,也有落魄失意处,想一生都一马平川,那只有死人才有。
当我们深陷低谷,遭遇坎坷荆棘之时,便需要以豁达之心超脱苦难,用审视的眼光重新巡视我们的生活。
人到中年的苏轼因一场文字狱,被抓进乌台,被关了四个月,让他从被人尊敬景仰的士大夫,变成了斯文扫地的阶下囚。
出狱后他被贬至黄州,刚至黄州之时被当地官员监视,那时的他生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孤身一人与好友不再有往来。
然而,此时的他,内心却也有着劫后余生的庆幸感,在那里经过一番岁月的洗礼与打磨,他开始变得心静如水。慢慢他适应了贬谪生活,躬耕于那样的日常活动中其精神得到了升华。
此时的他也放下了对名利的追逐,顺应命运的安排,利用当地的风土人情、壮阔山水重塑自己的文化人格,从而保持着豁达乐观的心态。
在风雨交加之中,他手执藜杖,头顶风雨,洒然前行。他朗声吟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起伏有落是常事,风雨飘摇又何惧,以平常心视之,看淡人世间成败得失。
内心豁达,管他身在何处,既来之则安之。
人心豁达了,世间种种不幸便也成了一种经历而已,风雨过后彩虹终会现身。
02 以趣味生情味
生活就如同音乐般律动,它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光有影,而生活的趣味便蕴藏在这变而不猛的曲调中,或明或暗。
有了趣味才能抵御那枯燥与平淡的日常生活。
俗话说:“好看的人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有趣的人,才能活得潇洒惬意,常怀一颗欢喜心,能让自己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苏轼与好友刘说自己在老家读书时,就会每日只食三白饭,一碗白饭,一点白盐,一碟白萝卜,吃着这三白的饭也甚觉香甜可口,人间美味,朋友听后大笑。
这事说完,苏轼自己便也忘到了脑后。
过不久,苏轼应好友刘贡父邀请吃皛饭,皛饭这个词苏轼还第一次听说,甚感好奇,于是忽然前往赴宴。
待饭菜上齐后,苏轼发现桌上只有白饭,萝卜和盐时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被好友给戏弄了。
之后,苏轼如法炮制请齐贡父去家里吃毳饭,刘贡父也想知道毳饭是个啥,于是便去了,结果去到好里与苏轼从早上聊到天黑,饿得前胸贴后背都还不见开饭,便问毳饭呢?
苏东坡慢吞吞地回答:“盐也毛(mǎo,通‘冇’,‘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趣味如同做菜用的调味料,有了它生活才趣味十足,生活才精彩纷呈、鲜活灵动。
用趣味冲淡生活的苦味与平淡,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
03 凭善良渡己身
福楼拜说:“与其说是为了爱别人而行善,不如说是为了尊敬自己。”
行善既是渡人也是渡己的一种方式。
苏轼一生,不管走往哪里,身在何处,遇到什么,都不忘善待他人。
他在徐州当知州时,黄河洪水在澶州曹村埽冲开决口,滚滚洪流离开山东故道,涌进淮河、泗水,一时间苏北、皖北成了一片泽园,百姓房屋田产被淹无数。
苏轼便将自己的住所建在危险的河堤之上,扎根于灾区之中,为百姓抗洪抢险。
面对慌乱奔逃的百姓,苏轼说,有我在,我决不会让大家衣食无着。
经过苏轼与百姓同心齐力,共同抗灾,终于将灾情战胜。
他在杭州任通判时,在西湖建设堤坝,将周边水利进行改善,被后世称为“苏堤”。
被贬谪后,苏轼人生进入低谷期。
虽然生活窘迫,缺衣少食他却从没停止过资助困难的百姓,为百姓修建学堂教授百姓文化。
苏轼每离开一个地方,百姓都会牵衣遮道,含泪相送,不忍他离开。
俗话说:“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苏轼能尽心竭力善待百姓,百姓同样也给苏轼很多人间温暖。
平日里,这家给他送些亲自配制的陈酒、自种的蔬菜,那家帮他垦荒种地,这些很小的举动都如同阳光一般将低谷期的苏轼温暖着。
苏轼以他的善良温暖了他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种下善因,收获善果,你只管行善,其他上天自有安排。
04
以清净心看世界,红尘吵闹撼动不了你的心;用欢喜心过生活,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影响不了你的心情。
世界总是优劣并存,注意力在哪里,我们的心便在哪里。
修炼好自己的心,以豁达之心看淡世间纷纷扰扰,以趣味心调剂生活的枯燥与乏味,以善良之心渡人渡己,让生活熠熠生辉,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