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就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要教会儿童学习。
学习最重要的五种能力:读,写,算,观察,表达。在这五种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动化阅读能力。
自动化阅读能力,就是“得意忘言”的能力。
我们用工具去解决问题,注意力会集中在要解决的问题上,而不会集中在工具上,除非是一个对工具使用很不熟练的新手。
能够熟练地使用文字这一工具,而不像一个新手一样被文字本身弄得手忙脚乱而来不及考虑文字所承载的东西,是高年级学习成败的关键。
所谓的自动化,就是“日用而不知”,是在阅读时只需要分配极少的注意力于文字,更多的注意力分配于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或形象上。
儿童一旦不认识或不理解词语(主要是后者),就会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词语上,而无法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材料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动化阅读能力,是小学低段的主要任务,通常在中段结束后必须达成。
如何培养自动化阅读能力呢?
只能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掌握工具,只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阅读。
这个过程,从识字教学就必须开始。首要的,是防止机械识字。
为什么孩子在识字之前,必须先听大量的故事?尤其是妈妈或奶奶讲的故事?
因为这是学习所必经的浪漫阶段,在认识字之前,字的形象已经活跃在大脑中了。这样,到了识字的阶段,这些字能够迅速地与头脑中的故事建立起联系从而被放置在一个有意义的结构中——没有这个结构做背景,字将像仓库里堆积的货物一样毫无意义。
大多数儿童所表现出的智力上的落后,几乎都是在学龄前这种有意义的前学习缺失的结果。这种浪漫阶段的贪瘠甚至缺失,使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学校里的知识。
大量的阅读,也是形成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喜欢阅读的孩子理解力较好,学起来轻松,这已经是常识。
从无字书到绘本,再到整本书,应该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