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
百日阅读第三十四天
【内容】P173-P178
这是第九章,识别自动思维中的两个小标题——引出自动思维和
教会患者确认自动思维。
让我们带着以下问题来读这一部分内容:
01 如果患者的自动思维是拼读不完整的想法,怎么办?
02 哪些情境/刺激能够引起自动思维?
03 如果基本问题(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不管用,可以教给患者哪些技术?
04 如果患者难以搞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还可以问哪些其他问题?
【答案】
01 如果患者的自动思维是拼读不完整的想法,怎么办?
答:治疗师要指导患者将想法更完整的表达出来。如果患者不能讲出来他们的想法,治疗师可以尝试举出一个相反的想法:“啊哦”的意思是“太棒了”?
02 哪些情境/刺激能够引起自动思维?
答:外部事件(或一系列事件)、思想流、认知(思维、图像、信念、白日梦、梦、记忆或者闪回)、情绪、行为或者他们的生理或心理体验有一些想法。这些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引发一个初始的自动思维(或者一连串的自动思维),伴随着初始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患者可能对认知模式的任一部分有其他的想法,导致引起其他的与情绪、行为和生理反应相联系的自动思维。
03 如果基本问题(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不管用,可能教给患者哪些技术?
答:1.在会谈中当你注意到患者情绪转变(或增强)时问上面的问题。
2.让患者描述问题情境或她体验到情绪变化的一段时间,并问上面的问题。
3.如果有必要,让患者使用想象技术去描述详细的情境或时间(犹如现在真的发生一样),然后提问上面的问题。
4.如果有必要或有兴趣的话,让患者与你表演特定的角色互动,然后问上面的问题。
04 如果患者难以搞清楚自己心里在想什么,还可以问哪些其他问题?
答:1.你推测一下刚才你在想什么?
2.你觉得你会是在想或者吗?(治疗师举例两个似乎有理的可能性)
3.你是不是想象到可能会发生什么或者记起已经发生了什么?
4.这一情境对你意味着什么?(或谈谈你自己吧)
5.你是不是在想?(治疗师举一个与预期反应相反的想法)
【我的思考】
01 有些自动想法非常简短,比如“天啊”“妈呀”。有些自动思维是疑问形式,比如“我能行吗?”“该怎么办?”类似的不完整的自动思维是难以进行评估。要继续引导来访者,用更为明确,完成的语言来表达自动思维。把疑问句落实到陈述句,然后再评估或调整。
02 不仅情境或想到即将发生的事可以引发自动思维,想象、回忆、梦境等同样可能引发负性自动思维,甚至对于某个自动思维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和想法也可以引发自动思维,有时会成为一连串的负性体验。比如:小明考试不及格,他想,“这次又要挨打了。”这一想法让他焦虑。他想起上一次没考好,爸爸狠狠揍他,并对他说,这次再考不好,看怎么收拾他,他感到恐惧,浑身直哆嗦,他想法是“怕有什么用,这次真要被打死了。”他感到绝望。他想法是“爸爸妈妈不爱我,只爱成绩。”这让他更加痛苦。
03 识别自动思维对认知行为疗法来说非常关键,这里咨询师要下足功夫,让来访者学会在生活情境中能够识别出自己的自动思维,有时候,仅仅是找出自动思维,来访者就会说,看来,我这样想有些偏激了,由此可见,意识到自动思维的存在,治疗就已经开始起效。因此,需要咨询师帮助来访者把基础打好,促进来访者学习认知行为疗法,成为自己的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