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看这本《北京烟树》之前,对于一个标准的吃货而言,我记忆里的北京 ,就是一句口头禅:烤鸭、北京烤鸭,宫爆鸡丁。 等我看了这本书大部分内容之后 ,还看到了熟悉的小龙虾、火锅、烤串、馄饨、拉面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也能吃到的食物,突然让我觉得无论是老北京还是(在这里代指现在的)“新”北京,在作者的描述中,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匆匆忙忙、热热闹闹~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突然感受到了来自老北京热闹的氛围 ,如果说现在大部分北京人的生活状态是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而老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则是热气腾腾,其中还夹杂着老北京人总结出的那一套又一套人生哲学和生活经验。
——语言干净、利落,回忆满满~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北京人都说京片子,因为我对这种方言并不是很了解,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到了身为北京人的作者,在整本书中干净、利索的语句,和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关于方言,作者在这本书中也做出了一些讲解,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翻到那一章节来看一下。
——两大优点~
对于这本《北京烟树》,我个人认为有两个很大的优点,第一个就是高颜值,无论是封面,还是书前面大量的插图,都特别的清新和清爽,而且和内容相关,可以辅助读者了解全书的内容。
作者是一个很细腻的人,在我翻看目录的时候,就觉得这本书,虽然记录的都是一个老北京的日常,但内容却非常的丰富,从照相馆、澡堂、地摊儿、寺庙,其中贯穿着吃吃、喝喝、逛逛,约等于一个人所有的日常生活。
第二大优点就是,作者没有枯燥的记录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北京历史,而是将他和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关联,简化枯燥感的同时,还能够让读者了解到,作者和老北京,以及现在北京密不可分的联系,增强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他的讲述形式 虽然都是记录北京,但是,每一章节和每一章节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每一个小章节之中也做了小标题作为提示,所以读起来很轻松,很适合晚间阅读和碎片化阅读,来打发时间。
作者的语气十分轻松,用词干净利落,他就像是潜藏在老北京的新导游一样,带着读者边走边介绍,让你领略“旧北京”的美感,内容方面也超级接地气,虽然看着有些历史感,但句句不离生活,全书弥漫着他所在的时代,独特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氛围。
本书,除了推荐喜欢散文,以及和生活类相关记录、地域历史变迁的读者们阅读,对于喜欢老北京,想写和老北京相关的故事的编剧、作家也十分推荐,可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些许的灵感。
当然,如果你很闲,也没去过北京,再去北京的时候,也建议你带着这本书,一边转悠“新北京”,一边研究“老北京”,也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