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思想里,有一个很高深的“看山理论”。
它将人生分为了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第一重境界的人,心思单纯,没啥城府,看见什么便是什么;
第二种境界的人,经历了世事的摧残,觉得生活复杂,看什么都是雾里看花;
而最高境界的人,饱经沧桑后,依旧能淡看人生起落,把一切看得简单而自然。
弘一法师,便是抵达最高境界的人。
他来自繁华的红尘,历经半生,却甘愿踏上清苦的传道之路。
所以世人形容他是,半世风流半世僧。
从简单到复杂,是他前半生的阅历;从复杂到简单,是他后半生的修行。
他用一生开示世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1
看透复杂是能力
乾隆下江南时,曾在镇江金山寺问高僧法磐:
长江之中大船来来往往,一天到底要过多少只船?
法磐回答:只有两条船,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人生在世,谁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谁都难挣开世俗这张大网。
名利交织、爱恨交加,共同构成了这世界的纷繁复杂。
我们徘徊在其中,又时常在世事中迷失了方向,活得疲累而迷茫。
然而弘一法师李叔同,出身于富贵之乡,生长于繁华之地,却将世间一切都看得格外清明
李叔同出身于天津首富之家,是李家排行第三的公子。
因为家庭的缘故,他从小便见惯了迎来送往、看透了世态人情。
但这些经历,没有让他变得圆融市侩,反而使他年少早慧。
在15岁那年,他就明白了世事兴衰之道,感慨“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
后来,李家日渐衰败。
李叔同为谋生路,携母带妻搬到了上海。
到上海后的第七年,李母又因病去世,面对至亲的离去,李叔同悲痛欲绝。
他亲手操办了母亲的葬礼,还为母亲写下了悼歌《梦》。
在李叔同沉浸悲伤之时,还有许幻园、张小楼等志趣相投的好友前来安慰。
造化弄人的是,几年之后,他们又因为时局动荡,各自离散。
许幻园为了求财北上,张小楼去了扬州教书,其他几人也在各自的命运里挣扎。
看着好友逐一远去,李叔同再次含泪写下一首《送别》,在“今宵别梦寒”中,感慨“知交半零落”。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生死无常,让李叔同的心境逐渐变得复杂。
他终于明白,世事复杂多变,没有谁的一生不是少圆满,多遗憾。
与其为了一些执念痛苦一生,不如放下过去的包袱和束缚,去追求内心的简单和宁静。
白居易曾说: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在这喧嚣而复杂的世界里,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迷了太多人的眼睛。
可仍旧有些人,愿意在尝尽人间百味,看遍世事繁华后,毅然选择简单地生活。
正所谓,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人生短短三万天,学会看轻得失,看淡纷扰,将复杂的生活简单过,就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2
选择简单是境界
司马光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贪恋富贵,追求荣华,本就是人性使然。
而弘一法师伟大就伟大在,虽然半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一朝跳出红尘,他就能清苦自持,始终如一。
弘一有一件僧衣,上有200多处补丁,青白相间,褴褛不堪。
他却将这件僧衣穿了洗,洗了穿,始终不忍丢弃。
他还有一顶旧蚊帐,是他出家时所带,用了几十年也不曾换过。
在他五十寿辰时,学生刘质平想要给他换一顶新蚊帐,弘一仍是拒绝。
还有一次,弘一的老友夏丏尊,前来拜访。
看到他的饭桌上,只有一碟白水煮萝卜,和一碗咸得发苦的菜。
弘一却吃得十分虔诚,仿佛摆在他面前的是山珍海味。
夏丏尊忍不住问道:这菜不会太咸吗?
弘一笑着说: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好。
在弘一看来,布衣桑饭,可乐终生。
世人眼中的清苦生活,对他来说,恰恰就是最好的修行。
没有了物欲的干扰,远离了人世的繁杂,弘一苦修戒律,静悟佛法,终成一代律宗大师。
弘一这种简单的处世智慧,也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丰子恺。
当年战争爆发后,丰子恺不得已辞去教职工作,带着全家迁居重庆郊区。
没有了收入来源,他只能住简陋的屋子,穿朴素的衣衫,与家人一同犁地种菜。
丰子恺却十分满足这样的生活,还在此地画出了不少温暖人心的画作。
弘一法师曾说: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
没有物欲的牵绊,一个人的内心,才能达到至轻至盈的境界。
你若要追求高层次的生活,就要学会不断地做减法,去粗取精,删繁就简。
广厦万间,卧眠不过七尺;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三餐。
当你的物质生活回归简单,你才能更加专注于生活本身,经营好余下的岁月。
3
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个简单的人
电影《一轮明月》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弘一法师苦修佛法大成后,曾受湛山寺住持之邀,去弘扬“南山律宗”。
那里僧众百姓得知了这个消息,给他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弘一知道后,找到住持言明三点:
我不为人师、不要为我开欢迎会、不要登报扬名。
多少人求而不得的成名机会,弘一却拒绝得很干脆。
住持见此,只得马上撤掉了消息稿。
后来住持在给弘一安排住处时,看到弘一的被褥破洞连连,又立刻想给他换一床。
弘一依旧推辞不受。
在他看来,世间的名利也好,物质也好,于他而言,不过是身外之物。
他所求的,不过是在复杂的世界里,静守内心的澄澈,做一个简单的人。
因此大多数时候,红尘中的人要与他来往,他都会选择避而不见。
当年他在温州某寺静修时,温州道尹林鹃翔,慕名前来拜访。
他前前后后来了四次,弘一每一次都称病谢绝。
还有一次,弘一的老友请他去上海故地重游。
弘一推脱不掉,只得前往。
到了那里后,老友触景生情,希望弘一能回来,与他一起去实现以前的梦想。
弘一自知往事不可再,此后也不想再继续涉足红尘,便始终不发一言。
回去后,他就与自己约法三章:不为人师,不见来客、不纳施舍。
此后,弘一便开始闭门静修,摒弃一切。
外界纷繁复杂,波诡云谲,他却伴着黄卷青灯,晨钟暮鼓,将生命活出了至高至简的境界。
《菜根谭》里写道: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
意思是说,不接近名利富贵的人清白,而接近却不受污染的人则更为高洁。
这样的人,好比莲花,出淤泥,却不染尘埃;好比秋菊,经历北风,却不随北风飘零。
世事再纷扰,也动摇不了他们内心的简单纯粹。
在这复杂的世界里,愿你,愿我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
佛学家赵朴初在怀念弘一法师时,曾写下两句诗: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在世人眼中,弘一法师就像那一轮明月,至简至洁,永恒不灭。
弘一法师遍尝了红尘俗世欲念之苦,转身又遁入空门,以简单之心看待纷繁世事。
这一生的经历,对他来说,是悲欣交集,终得圆满。
而在世间跋涉的你我,不论历经了多少沧桑,只要懂得像弘一法师一般,删繁就简、向心而行。
便也能回归真实的自我,抵达生命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