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又涉及学习创造性复述,所以这篇课文用了三课时来完成。今天是第三课时,目标包括完成第九和第十自然段的学习,而让学生体会海力布的乐于助人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学习如何缩写。
第一个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顺利,重点放在以乡亲们的视角感受海力布变成石头和村庄被淹没的场景描写上,感受海力布的人物形象。就学这一部分时,平时沉默寡言的张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我们平时都讲善有善报,那海力布既然是为了别人牺牲自己,最后变成了一块石头,这是不是说不过去呢?”嗯,这也像极了,在学习盘古开天地那时,有一位学生问:“既然说花草树木都是盘古的身体部分变成的,也交代了世界一片混沌,那么盘古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涉及到了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的本身特点。孩子们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是课文中找出漏洞,这是很多学生达不到的。对于海力布的形象,学生不仅能从八九段感受他的舍己为人和乐于助人,在课文的一开始,作者就直接对海力布的形象进行了概括小白蛇也是也能证明海力布的人格特点,这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难在让学生如何把这个故事进行缩写。这一环节采用了七彩课堂的设计如果要在石碑上介绍海力布的人物事迹,那就要控制字数,且不能精简内容。让同学们思考该如何书写墓碑上的铭文?
这一环节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习惯性的复述课文,当讲完获得宝石的故事时,篇幅就已经很长了。这也就是说学生还没有完全把握课文的重点,这是很严重的教学失误。这样的错误幸好在课堂上及时发现。于是接下来提醒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为什么人们纪念、怀念海力布?这个问题一出,学生就能明白那里重要了。学生们也就能把听到鸟儿开会的故事之前,都用简单的几句话表达清楚,从而把更多的语句用来描写劝说村民离开。经过口头表述检查,有一半的学生能够完成故事缩写。
这样来说,这边课文的教学就基本完成了。创造性复述和缩写基本能达到目标。但是要内化成自己的本领,还是需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