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7日起,我开始了享誉世界的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一书的阅读。
作者坎贝尔历经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博采东西方无数神话传说之所长,总结出了英雄成长的模式,即英雄之旅,这一过程需要经过启程——启蒙——回归三个部分,包括17个阶段。
第一部分:启程
英雄在启程部分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和信息中倾听并追随内心,辨认召唤,勇敢的踏出第一步。
第一部分包括五个阶段:
1.历险的召唤;
2.拒绝召唤;
3.超自然的援助;
4.跨越第一个阈限;
5.鲸鱼之腹。
第二部分:启蒙
在启蒙部分,不论经历了什么挫折磨难,这些都是人生必须要过的坎,能够与自己和解,发光的你终将破土而出。
启蒙部分包括六个阶段:
1.考验之路;
2.遇到女神;
3.妖妇的诱惑;
4.与天父重新和好;
5.奉若神明;
6.最终的恩赐。
第三部分:归来
英雄之旅的终点是为了归来,你最大的收获就是成为了自己,获得了生活的自由。
归来部分也包括六个阶段:
1.拒绝回归;
2.借助魔法逃脱;
3.来自外界的解救;
4.跨越归来的阈限;
5.两个世界的主宰;
6.生活的自由。
在英雄之旅的每一个部分和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事件和角色,也必然预示着一些可能的结果,这些都是英雄之旅模型的核心密码。
约瑟夫•坎贝尔为什么能创作出《千面英雄》这一享誉世界、影响深远的神话学巨著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一、兴趣的引导
作者约瑟夫•坎贝尔于190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天主教家庭,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而欧洲神秘主义的大本营就在爱尔兰。我们都听说过爱尔兰诗人叶芝,叶芝写过一本《凯尔特的薄暮》,其中讲了很多爱尔兰的神话和传说。坎贝尔喜欢神话,看来是有文化基因的。
因此在他很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参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时,他总是被各种原始图腾展现的神秘力量所吸引,于是开始对美国原住民印第安人的生活与文化产生兴趣,可以说他很早就听到了神话的召唤。
二、开放与交流
在坎贝尔的成长历程中,他始终坚持开放的心态,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一批人同行,不断交流、融合、创新、成长……
1.克里希那穆提
19岁的坎贝尔偶遇印度传奇哲学家、灵性大师克里希那穆提,开启了他认识印度和亚洲文明、研究跨文化神话传统的历程。
2.乔伊斯
1927年,23岁的坎贝尔来到巴黎继续深造。在这里,他深受欧洲当代艺术的影响,对现代伟大作家乔伊斯十分着迷。乔伊斯有一种神话思维,他的作品大多是用古代神话的主题来表现当代的意象。
3.弗洛伊德和荣格
在慕尼黑大学学习期间,他结识了众多现代主义大师,如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荣格,法国雕塑家安托万•布德尔,著名画家毕加索,以及德国大文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曼。
其中,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对坎贝尔影响最为深远。
荣格认为,人生下来并不是一块白板,而会先天遗传一种种族记忆,那是人类自远古时代以来积淀和遗传下来的全部心理经验,超越个人,贯穿所有的地域和所有的文化。
这让坎贝尔认识到神话与心理学的关联,开启了他在神话领域的心理学研究,用原型去解释为什么在我们的梦境和神话故事中总有一些似曾相识的人物、情节和意象反复出现,比如青年英雄、智慧老人、变形者、黑暗对手等。
这一经历使他获得了顿悟,后来他常常把这个理解表达为“神话是公开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
三、阅读与长期主义者
1929年从欧洲返回纽约的坎贝尔遇到了经济大萧条,失业破产的坎贝尔在一座山间小屋,埋头读书五年,每天坚持阅读九个小时。五年间,他不仅阅读了美国现代文学、哲学、心理学作品,还阅读了各种文化下的神话传说故事。正是这五年的阅读,使坎贝尔在各个学科和知识之间融会贯通,并获得了对神话的核心认知。
在我国的神话故事《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英雄之旅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一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在现实社会中,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在神话研究的学术道路上的成长,又何尝不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以兴趣为引,与高手同行,坚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让我们每个人都沿着坎贝尔的英雄之旅,去开启自己的人生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