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
社会意义上的自律是遵纪守法,自我约束
个人意义的 #自律是打破规则、建立规则、践行规则和优化规则的自我进化的过程。
以早起为例,自律不是365天按5点起床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完成某个目标,制定因时动的睡眠规则。
自律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种持续流动的状态。
反思:
我认知的自律是处于社会意义中自我约束。
更新对自律的认识,真正的个人自律是:打破规则、建立规则、践行规则和优化规则的自我进化的过程。
以早睡早起时间为例,百度一下,全球公认的作息时间是22:30-7:00,适合学校放假的我。。
上学时,早上的时间就明显不够,7点起床,给小孩穿、洗漱、吃早餐,送学校,再去上班,我肯定是天天迟到。这个作息时间不适合小孩上学时的我。而我需要打破时间规则,并建立新的时间表。
通过小孩开学几周的调整,发现作息是在9:30-6:40效率比较高。要求家人一起按此作息时间来。
习惯了睡前玩手机到凌晨,刚开始要求早睡,9点上床都不适应,践行2周后,闹钟响了,都有意识的准备睡觉。
作息时间上,我们完成了被动转为主动,打破“标准”,制定了自己的,按规定的时间来作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实现作息时间的自律。
为了目标,而执行自律。感觉并没有想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