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子不语”

图片来自网络

   前些日,与文友闲聊,话题从文学说起,逐渐便有些宽泛。说来说去,有人忽然就愤慨起来,说现在网络文学其实是玄幻文字天下,俨然深宅大院的大户人家,显赫威风,而文学倒像个粗俗的婢女,贴着墙边走路,低眉顺眼地连头都不好意思抬。言此,语者愈发激动,大有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的架势。当然,没有人头发竖立起来,也没有砸桌子的,倒是引来几声唏嘘和叹息,之后,便是缄默无语。

   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必要对此大动肝火。尽管对于比比皆是的玄幻文字也有一种不太适应的眩晕感,可还是觉得,那也是一种“创作”,而且,其劳动强度应该不输于文学创作。至少,虚构一番井井有序的神魔世界,需要非常庞大的想象力,“烧脑”的程度可想而知。或许,这是个想象力空前爆发的年代。要知道,建构一部古希腊神祗体系,耗费了古希腊罗马人多少脑细胞,虽然,它不是神话。另外,当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某些精神需求趋向于远离现实,追求虚无缥缈的境界,给精神寻觅一个休憩的寓所,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毕竟,文字形式本来就应该多元化。而且,文学中加入魔幻主义的表现方式,往往更为精彩,譬如《百年孤独》等。

   不过,话说回来,纯粹以魔界、仙界为叙事对象的玄幻文字愈演愈烈的趋势,又不能不令人堪忧。堪忧的不仅仅在于它的内容,更在于它的受众,即为“仙境魔界”神魂颠倒的青少年们。不能不承认,玄幻文字更具吸引青少年的理由和诱惑力。那种非凡而繁复的想象力,注定要比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夸张更为大胆和肆意。

   但他们终究成不了李白。虚拟的虚妄和荒诞终究离文学太过遥远。


   二

   文人无语,固然不妥。然而“不语”从古到今恰恰是文化人一种沉默的表述,无声的发言。

   清朝有个很厉害的文人组合,叫“南袁北纪”。纪是纪晓岚,袁是袁枚。袁枚模仿《聊斋志异》写了本志怪小说《子不语》,恰恰也是专谈鬼神怪异之事。譬如前些年流行一首《小和尚下山去化斋》的歌曲,就是脱胎于《子不语》中“沙弥思老虎”一则,用夸张的手法调侃宗教教义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禁锢。袁枚就是通过收集整理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流传的奇闻怪事,来揭露和抨击封建社会弊端。

   其实,“子不语”不是袁枚的初创。最早提出“子不语”的是《论语》。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基调是儒家思想。所以,大凡一些文化线索,如果追根溯源都能从儒家经典那里觅到源头。《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之类的事情)。后人就用“子不语”来指代那些怪异之事。

   有人说,袁枚的这个《子不语》是来怼孔子的。那意思好像是说:子不语,我语。这个我们不好评论。不过有一点,千万别把相差千年的同一件事相提并论。因为那样,很容易引人发笑。

   朱熹《论语集注》注“子不语怪力乱神”载曰:“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指出孔子谈论正常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反常的怪异之事;谈论道德修养,而不是行使暴力;谈论社会安定,而不是叛乱扰世;谈论现实的人,而不是虚幻的鬼神。

   孔子是教育家,《论语·述而》也主要是谈教育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孔子自然不愿和学生讨论离奇古怪的事情。在他看来,这些东西不具备传授的意义,换而言之,就是都没有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同时,孔子思想的视角观照的是现实人生和人类社会,核心是以人为本,探究做什么样的人。反对过分关注鬼神之类的超自然事物以及破坏社会秩序的现象,追求通过求诸自身来实现人的完善和幸福。这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颇有契合,都强调了对人本身和现实人生的深入内观及终极关怀。

   从“子不语”的表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憎情感蕴藏其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倔强固执的知识分子,胡须一抖,断然摒弃的表情。一个“不语”,境界大矣,好生爽快!

   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眼里不揉沙子,一向坦诚直率,爱憎分明。


   三

   那么,孔子为什么对“怪力乱神”如此敏感,避而不谈呢?对此,我们只能也来穿越一下,让思想困惑的目光落在春秋战国的土地上,陪同孔子向风而立,眺望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怪,即怪异。也就是反常、异常的事情,可以理解为怪诞和不可思议的奇闻异事。春秋战国之际,社会急剧动乱,各种反常的社会现象沉渣泛起,为人们随意演绎,津津乐道。这些奇闻异事充斥视听、惑乱人心,所破坏的恰恰是孔子想要维护的周朝社会和伦理秩序(礼),与孔子的思想格格不入。所以,作为一个思想传播者,他唯恐这些东西迷惑或者误导了学生,整日疲于防范,甚至对学生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的行为规范,自己又怎么会愿意“语”之呢?

   力,即暴力、勇力。包括武力手段、战争行为等。说来有意思,孔子的家族其实很有勇力的渊源。父亲叔梁纥曾是春秋末年著名的勇士,据说力大无穷,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孔子自己年轻时,也善于驾驭战车和射箭,估计也是功夫了得。应该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和偏爱,可他偏偏强烈反对勇力。

   孔子所处时期,周朝式微,诸侯崛起,征战频仍,杀戮不断,大国恃强凌弱,小国岌岌可危,可谓尚武时代。据统计,春秋三百年时间里,共有五十二个国家相继灭亡。社会上游侠之类也不少,连孔子的弟子子路,都有这种示勇尚武迹象。跟随孔子之前,子路就是个街头混混,一个好勇斗狠的角色。所以孔子评价他说:“野哉由也。”(《论语·子路》)

   面对这种社会乱象,孔子忧心忡忡,他讲究以德治天下,讲究加强个人修养,自然对这种社会现状极为不满,教育学生以德服人,尤其是子路,更是经常敲打。所以,一提到“力”字,他脑仁儿都疼,压根就不愿提及。

   乱,即叛乱、暴乱。南朝裴骃《史记集解》释引王肃语曰:“乱谓臣弑君,子弑父也。”据统计,春秋时期共有三十六个君主被杀,而被迫逃离国家流亡在外的诸侯,更是不计其数。臣子叛乱、杀君僭越,已是寻常之事。至于争权夺势,祸起萧墙,“子弑父”、兄弟相残,也是屡见不鲜。《春秋左传》第一章“郑伯克段于鄢”,便是兄弟相残,累及生母的史实。

   另,郑公子宋和公子归生弑郑灵公;庆父先后派人杀害国君公子般和鲁闵公,制造政治内乱,后世也留下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说法。

   这种动荡不安,伦理悖乱的社会现实,让孔子怵目惊心。甚至后来周游列国时,他被人们误认为是阳货围了起来,差点丢了性命。所以,孔子对动荡混乱的社会局面深深忧患,甚为反感。告诫学生们“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论语·泰伯》),表达了抵制这种混乱现象的坚决态度。因此,“不语乱”,完全出于一种深恶痛绝的情感,渴望以治易乱,结束丧心病狂争权夺势的现实,恢复社会稳定,建立社会秩序和仁德世界。很明显,在这里“不语乱”,就是不堪“乱”。

   神,即鬼神。指非自然或者超自然的力量。南宋朱熹解释说:“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从这段表述中可见,孔子不言鬼神,有敬畏的意味。

   其实,孔子并非绝不语鬼神。譬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再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等等。

   孔子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但是,我们却不能同时把他看成一位无神论者。毕竟,伟大也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从他对待鬼神的态度来看,就呈现一种矛盾心理和情感。一方面是惧鬼神,衍生出对鬼神的敬畏感。另一方面是远离鬼神,以此摆脱鬼神意识对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避免偏离了事人的轨道。

   这也表现出孔子绝顶智慧。正如南朝裴骃《史记集解》引张充语:“乱神,有与于邪,无益于教,故不言也。”孔子传播的是人文思想,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鬼神意识糅合进来,而且,鬼神意识往往多充斥“邪”的成分,对于教育有害无益。

   《庄子》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就言明孔子尊重自然,对非自然和超自然现象所持的态度是“存而不论”。其实,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在今天看来仍然很有意义,限于科学发展水平,我们对于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清的东西,大都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不去说那些说不明白的事,总比信口开河,邪说歪解要好得多。

   要说明的是,古代的鬼和神是两回事。古人称死去的祖先为“鬼”,称信奉的神祇为“神”。因为鬼和神都是超自然的虚幻的东西,所以才并列使用。当然两者之间孔子更看重的应该是“鬼”,一是在于他的思想讲究孝,二是他从事过祭祀管理工作,三是神比鬼离人更远,更虚幻。因此,对于孔子“不语神”,应该理解为孔子不妄谈鬼神。这样似乎更准确一些。

   回头来看,“子不语怪力乱神”,既体现了他的人文思想、情感,也表现出一个古代思想家的大智慧。


   四

   现在,我们的思想可以穿越回来了,飘落在二十一世纪坚实的土地上。遗憾的是,孔子的灵魂不能穿越到我们现在来。倘若果真能够穿越,看到那么多煞有其事的玄幻文字,我猜,他一定会目瞪口呆,大跌眼镜(哦,对了,孔子时代没有眼镜,不过我们姑且如此描述吧,也算略微带一缕玄幻色彩),也会更加“无语”。那就让我们来替老先生捋一遍吧!

   怪力乱神,在现代玄幻文字中比比皆是,并且说得头头是道。其实这也无妨,消遣嘛!人类似乎到了审美疲劳的时候了,可以考虑文字娱乐一下,并不为过。

   我不想替文学悲哀,何况,我从未把玄幻文字当成文学(不包括文学中的魔幻主义表现手法)。只是,那些孩子呢?难道他们要浸泡在玄幻文字的泥塘中长大成熟,然后带着满身仙气或魔意飞出校门,有的衣衫里还藏着秘门暗器……

   也许,某年以后,某张高考语文卷纸,会陡然出现一篇玄幻小说。那时,我们是否该集体无语呢?


图片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