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社会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在20世纪80年代盛行于国际教育界。它是一种关注学习者的潜能,支持学习者基于自己的意义发现而展开文化创造的教育思想。它认为人的学习是一种情境认知。社会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和“文化实践”的概念以及所倡导的“学徒制学习”、“合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为我们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人的学习是一种情境认知。我们生活中的实践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实践”,它是共享文化价值、成为文化成员的过程。全面把握课堂教学的认识价值、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前提条件。我们需要关注在微观层面的个体的心智活动或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行为同宏观层面的社会文化的相互关联之中所形成的公共建构。社会建构主义主张教学从学生从学生所处的真实生活环境中追寻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不足或认知矛盾,激发动机。知识建构是个性化的。对话教学是实现教学创新的基本条件。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个人的知识建构有其独特的重要性。教与学之间的对话是教学的大原则。其近似于辩论。
教师必须改变角色:一是尊重并理解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门学科;二是必须给予学生深入学习自选课题的时间;三是为使学生建构他们自身关于课题的解读,必须展开广泛的合作学习;四是教师不仅要把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