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水

上世纪70—80年代,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两口盛水的水缸、一根扁担和两只水桶。用桶把水从井里或河里打上来,用扁担挑回家,贮存在水缸里。平常的洗漱、做饭、洗衣,都得用缸里的水。一缸水,一般能用二三天。挑水,也就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的劳动。

我小时候在农村乡下长大。当时父母每天都得出工,只有雨雪天才能在家休息。当时的我才十来岁,怎能担起桃水任务?所以父亲经常起早,挑起扁担,到井上或河里担水。那时所谓的水井,就是离村口不远的附近,在有渗水的地方挖个窖,在担水的方位铺上几块石板,水井就这样建好了,供全村人的吃水。夏天,天气炎热,用水量较大,井水不够用,村民只得去河里挑水。每每看到父亲辛苦劳累,我恨不得一夜之间能够长大,像邻家大叔那样,挑着满满两大桶水,噔噔噔地黑旋风一样一路小跑。

到了14岁那年,我扛起了家里的挑水任务。记得挑水的第一天清早,村里的大叔大伯们在井口排着队,一个挨一个,扁担长短不一,水桶各式各样,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瘦小的我站在人群里,还不及别人的肩膀高。轮到我打水了,我用扁担把水桶送到井里,用力地摆动。可那水桶偏偏不听使唤,只在水面上来回浮动,怎么也不肯沉底。后面的人等不及,接过我的扁担,用力一摆,就势一送,满满一桶水就提到了井口。我吃力的提起来,将一桶水分成两个半桶,我把系桶的绳子在扁担上绕上一圈,挑起水摇摇晃晃往家走……

记得那时村里的土井经常干涸,需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挑。当时的我个子小,身子又单薄,挑两桶水相当吃力,我便想了个好办法,用一块大约一米长的木板,在木板的一面装上三个小轴承,成等腰三角形,再用一根绳子拴在木板上,把装满水的桶提到木板上,拉着绳子,就能把水运到家。既省力又省劲。日子如流水般过去,我也从一个少年长大成青年汉子。挑水的经历,不仅历练了我的体魄,也锤炼了我的意志:不管日子给出什么样的难题,我们依旧要坚定地前行!

现在,乡下都用上了自来水,人们再不用挑水过日子了,扁担、水桶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那段青春岁月,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深处,刻下了永远难忘的印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里尔克:“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那天打电话回家,老妈说家里通上自来水了。我说挺好的,至少比...
    正好闲聊阅读 574评论 0 2
  • 我的家乡位于陕南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小时候没有自来水,那个时候村里人喝水只能去村头的水井挑水。 那口水井距离我家不...
    上官飞鸿阅读 639评论 16 23
  • 说到挑担,有个人是不能忘记的,他就是小镇上的挑水伯伯。 小镇老街除了有河外,十字街上还有一口公用的井,可以淘米洗菜...
    薇薇安的30天阅读 324评论 0 0
  • 今天没上班,今天下午在放水的路上,我们走到公园,突然停了下来。今天没事,我看着天气也很好,想让二女儿在这儿玩一会儿...
    快乐天使之翼阅读 109评论 0 0
  • 叮铃铃,叮铃铃…… 寂静的马路不时传来几声清脆的自行车铃声。 自从共享单车这一新鲜事物引入我们这个小城,大街小巷就...
    如小玉阅读 24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