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7:精读《园丁与木匠》第5天
01
打闹是一种社交演练。在小男孩的世界里,打打闹闹是友谊最明确的标志。在人类儿童中,早期的大脑游戏与长大后更好的社交能力有关。
科学家们通过对老鼠的研究,系统地探索玩耍是如何影响大脑发育时发现:幼时缺乏玩耍的老鼠长大后不懂得见机行事。无论是在打架还是在献殷勤,它们都无法像幼时玩耍过的老鼠那样对其他老鼠做出迅速、灵活、流畅的反应。
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眼就能看出、并知道如何凭直觉做出反应的能力,是让一只老鼠或一个人聪明和善于交际的原因。
幼时玩耍过的老鼠在前额叶皮层负责社交的部位产生某些化学物质,尤其是胆碱类的神经递质。神经科学家说,这些化学物质使它们的大脑更具可塑性。
同时, 幼时的玩耍经验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这些化学物质,还会令大脑对这些化学物质更加敏感,从而帮助保持大脑的可塑性。
人类儿童也是如此。
02
对孩子来说,玩耍就是做实验。
孩子可能比成年人更适合做科学家。成年人总会关注那些已知的东西,而会忽略那些可能会动摇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东西。孩子似乎对那些超出自己认知的事物更感兴趣,很容易被吸引着去做实验进行深入探索。只不过他们是通过玩耍来进行的。
当婴儿看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他们会看得更久一些。
03
假装是人类独有的玩耍方式。这也是人类强大学习能力的而核心。
探索新发现的第一步是发现你目前的假设是错误的。但这一过程还有另一个阶段,即穷尽思考其他假设。
用这种反事实的方式思考对成年人来说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力量。反事实思维对了解世界至关重要。为了学习,我们需要相信我们现在需哦认为的可能是错误的,并想象世界将会如何不同。
假装的另一种意义是,它给予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空间,去练习更高层次的心智技能。
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也能理解别人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是怎么回事。他们知道不同的人可能想要的东西不同,相信的东西可能也不同。他们了解到,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人们以非常不同且难以理解的方式行事。
更喜欢假装的孩子在理解他人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在这些错误信念测试中做得更好。这种优势对于那些有假象同伴的孩子来说尤其明显。
假装甚至可以让成年人成为更好的心理学家。阅读小说和假装有同样的优势。读过大量小说的人总是更善解人意,更善于理解他人。
04
嬉戏打闹的玩耍可以帮助孩子与他人互动,探索性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了解事物是如何工作的,而假装玩耍可以帮助孩子思考可能性并理解别人的想法。
玩耍所带来的礼物是它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应对意外,让我们能够更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
与随意玩耍探索式地学习相比,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孩子对他们所受的教育非常敏感,但教学似乎阻碍孩子去发现玩具所能提供的一切其他可能性。孩子更愿意模仿老师,而不是自己发现事物。
好的教学并不是成年人为孩子建构知识,相反,成年人需要为孩子建造一个支架,这个支架能帮助还自己自己建构知识。
让孩子自发、随机、自主得玩耍有助于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