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重:厚重,庄重,不轻浮。
威:威严,有气势。
固:坚固,稳固。
主:以……为主。
過:过错。
憚:忌惮、畏难。
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如果看起来轻浮不庄重,那就没有威严,没有气场,所学也不会坚固。德行高尚的人,要以忠、信作为言行的中心。要跟比自己更优秀的朋友结交,跟品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对自己的精进没有益处。对于自身不足或者有错的地方,不要畏难,要勇于改正。
一个内心自卑的人,不可能总是表现得自信满满;一个自负的人,看起来难免会有浮夸之处。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精神气质,打点好了,这样的人自然会表现出合适的气场,不说让别人阿谀奉承,但也不会让人轻慢。
近几年互联网常说一个词叫“颜即正义”,不能说全对,但一个人的外在形象确实会影响别人对他的判断。网传作家王朔有这么个说法:
“初次见面无从识别时,我一般倾向相信女的,女的里倾向相信年轻女子,年轻女子中又倾向相信那些漂亮姑娘,漂亮姑娘中又倾向相信生活无忧的。因为这类人群社会压力比其他人群要小,人性得以保存得相对完好,环境允许她们善良,她们也没理由不善良。再说如果被人欺骗是注定的,与其让别人骗,不如让漂亮姑娘骗!”
对于个人自己来说,如果先天的外在条件不错,长得清秀或者身材好,普遍更自信一些。作为物质条件的外表优劣,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而“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内在涵养也会反过来影响他的外在形象、精神气质。在单方面注重内在或外在与内外都注重之间二选一,自然是“内外都注重”更好一些。
从“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也不难理解到另一层意思,如果一个人先天外在条件不错,但给人的感觉总是哪哪差点儿,畏畏缩缩或者浮夸轻慢,很有可能是内在涵养不够的原因,比如说对自己外在和内在的认知都不够之类的,不敢去自信甚至不认可自己具备自信的条件。其中也有“学则不固”的意思。
对自己内在和外在的认知都尽可能贴近客观实际,敢于改善不足,那么不管是内在还是外在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都能够带来整个人精神面貌的改善。
“主忠信”一句。“忠”是一个人内心有所秉持、有坚定朝向的意思,不管是某个人还是某种原则、某种理念,都能使内心充实。“信”则是言行合乎实际,实事求是,“内心充实”具备实际的基础,而不依赖于幻想或者假象。内心有合乎实际地秉持,有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样的人面对各种境遇的时候内心都仿佛有“定海神针”,因此君子应当以“忠信”为先。
人的心灵、思想本就有抽象、变化多端的特点,如果仍由内心思绪漂流浪荡,始终没有稳固的牵系,那就很难说心灵能够得到稳定的成长。倘若把“人心”想象成一个具体的人,这个人做事没有原则、不实事求是,想一出是一出还满嘴谎话,谁还能放心把事儿交给这样的人呢?因此人心应当有“主”,所主之事当以“忠、信”为先,在此基础上培养各种“心灵”的能力和素质。
“无友不如己者”。夫子的意思并非君子的朋友都比他强,他就是朋友中最菜最没品的那个。如果谁都只要比自己强的朋友的话,谁还会有朋友呢?德行这种事,怎么也不可能平均主义,大家把德行平分一下,彼此一致,其乐融融?
“无”字同“毋”,意为“不要”。“友以辅仁”,朋友应当是能够促进我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对我的成长毫无裨益,那何必去跟他交朋友呢?“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长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但人的精力有限,因此“求学”和交友都应当有所选择。选择对自己来说重要的,选择能够促进自己朝期望方向成长的。
对于那种品行不如自己的人,是不是干脆放弃得了?自然也不是。友以辅仁,仁者爱人。作为别人的朋友,我们也应当有帮助朋友成长的自觉,但这种帮助也不是“好为人师”的那种,可以告诉朋友有什么不足做参考,更多的还是应该“自治”为先,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行修养,充当表率,相信朋友是愿意“见贤思齐”的。
“过则勿惮改”一句,所言仍在“自治”,且应当“勇于自治”,得有敢于发现自身不足和改善不足的自觉和勇气。也许“过”的情形是一个很舒适的情形,那么“自治”也就是所谓“走出舒适圈”了。总是熬夜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视之为“过”,那就勇敢地挑战自己,定下“自治”的规矩;长期不锻炼导致身材走形、体态臃肿,视之为“过”,那也勇敢地挑战自己,相信“自律给我自由”,去运动、去调理,改变糟糕的生活状态和身体状态。“不可畏难而苟安也”。
“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从愚昧无知的状态解放出来吗?因此“求学”,知道自己不足便放开手脚抓紧改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游氏曰:“君子之道,以威重为质,而学以成之。学之道,必以忠信为主,而以胜己者辅之。然或吝于改过,则终无以入德,而贤者亦未必乐告以善道,故以过勿惮改终焉。”
游氏对夫子所言的注解是这样的:君子贤德的道理,应当有威严庄重的气质,并通过“学”来成就。而“学”的方式方法,必然要以有中心原则、实事求是为主,并且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来作为榜样。但即便如此,如果不能勇于改过的话,终究不能达到贤德的境地。那些贤德的人未必乐于指出改善的方法,所以孔子才会最后加上一句,不要因为畏难就不去改过。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