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我当时情绪稳定极了。
楚郑两国欢庆之后,楚师这边就带着战利品以及郑国的奉承讨好,高高兴兴回楚国论功行赏去了。晋师这边回国,日子就不太好过了。
景公看着跪在面前的这些个败将,对这次出师的失败大为愤怒。
他这次大费周章组建这么强大的军队出师救郑,并不是因为郑国与晋国之间曾经的约定。盟约是他的父亲成侯与郑国之间的盟约,他其实对这个盟约本身并不那么在意。所以楚师围郑三个月,他也一直拖着观望,没有决定是否前往救郑。
最后他还是决定救郑,因为即位以来他一直没有什么功绩可言。此时虽然周王室已经日渐式微,诸侯各自为政,但各诸侯国的实力也越来越弱,诸侯的心思或在国内权谋争斗,或安守一地自享太平,并没有什么大事可供他功建名立,这让他有些不乐。
他本想着楚师已经消耗了三个月,此时晋国出兵救郑,最差的也不过是楚师不战而退,到时晋师便可扬威天下,这样既显得他的英明神武,又可让中原诸侯看见他作为新任晋侯的厉害。
景公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的父亲在周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没想过有回晋国的一日,不料突然被迎回晋国当了个半路国君,他也突然变成了一名世子,随着父亲回晋国那天,见到朝野上下,人人行大礼朝拜,他的内心激动无比,他偷偷下了决心,如果有朝一日,他当了晋侯,必定要建功立业,让万民敬仰!
当时国内这些世家也不过是表面客气,当时仍是赵氏主政,父亲对赵氏自然也客客气气,还将一个女儿嫁给赵氏的儿子联姻,以显示自己的诚意。作为世子的他,即使心里再怎么不舒服,但也不得不低调。
父亲在位的那几年,国政施行的都是赵氏与其他几位公卿的主张,虽然人人夸赞赵相国为国家废寝忘食,但他的内心不以为然,甚至对赵盾诸多不满:父亲对赵盾言听计从,其它公卿对赵盾唯唯诺诺,文武百官唯赵盾是瞻,国中百姓对赵盾尊敬仰慕,这晋国怎么好像变成是姓赵的了?
后来赵盾死了,没多久父亲成侯也死了,他顺理地以世子的身份登上了君侯之位。然而一即位,他立刻切身感受到了各世家之间的权利掣肘。
以前赵盾在的时候,各世家依附赵盾,当赵盾死了,他们就开始了彼此之间的争夺。反倒是赵氏一门的势力大不如前,不知道为什么赵盾竟然没有给自己的子侄安排卿位,连唯一的位居公卿的赵穿,死了之后,他的儿子也没有袭位。但既然赵氏甘让子孙居人之下,那跟他也没什么瓜葛,反倒少了个最大的威胁。然而如今的几位,也没有一个能跟他心连心的。
得知晋师大败而归,而且败得很难看,甚至楚军都没有追赶到河口,晋国的将士就自己人对自己人又砍又杀,景公听到如此的情形,怎能不愤怒!这帮蠢才!蠢才!
看着跪在下面的这帮瓜瓜菜菜,景公当即下令,斩主帅荀林父!反正彼此也没什么交情,斩掉荀氏,他内心没有半丝不安。
朝中群臣听见景侯要斩荀林父,全都慌了,这还了得!要是从主帅开始追究,连主帅都要斩了,往下挨个数这些大大小小的将军们,还能有活路吗?不行不行,保了荀林父就是保了每个人自己!
一时间,群臣个个为荀林父求情,都说林父是先朝大臣,斩不得!斩不得!
景公听了更气了,那这丧师之罪,算到谁头上?以后晋国还怎么带兵出战?
景公不言,群臣不语,气氛僵持在那儿,毕竟这么严重的失败,要是没有任何处罚,传出去不被人笑话?
群臣互相交换眼色,突然有人提到:“这次丧师,都是因为先谷故意违反军令,自作主张,结果惹下弥天大祸,断送了晋师。如果要追究,先谷就是罪魁祸首!主公不如斩了先谷,好让后来者有个警醒!”
此话一出,众官纷纷点头。荀林父听见这番话,心里松了口大气。还好当时韩厥让他渡河,把所有人都拖下这趟浑水,不然现在就只有他一个人死了。现在大家为求自保,必定不能让他死,希望这关能混过去吧!林父内心默默念着。
景公听到此言,先是默然。刚才确实有点冲动了,斩了荀氏,其它的将军怎么处置呢?而且接下来这些世家越发跟自己生分了,这次出去战楚的全是朝中可用之人,要都处罚了,到时连个用的人都没有。先谷……先谷倒是个好人选……
只因先家也只剩个先谷了,但先谷平日常常自大妄为,脾气又大,与人说话议事,也不管对方地位尊卑,三句之内必要压到他人,早惹得朝中人人对他不满。他死了,顺便也可以出口气。
景公正在内心盘算,又听见有官员奏到:“当年楚国杀了得臣,好比为晋国拔掉了一颗钉子,所以文公听说得臣被杀,欣喜不已。后来又有秦国,孟明战败但不杀他,而使襄公心内忧惧,希望主公能赦免林父之罪,使他将来可以重新为国建功。”
景公一听,还挺高兴,这人挺会说话,有点暗示自己有文公之贤,又好像暗暗戳了襄公,毕竟自己父亲的侯位是从襄公那一支血脉的手上拿过来的,自己当然要比他们优秀得多。
行吧,就斩先谷吧!景公下令,斩先谷,恢复林父原来的职位。又命六卿治兵练将,这一次惨败于楚国,迟早必定要找他们报仇!
先谷死了,从此先氏再晋国的朝中也消失了。先谷的曾祖叫先轸,晋楚城濮之战,晋国退让三舍仍能大败楚师,是他的代表作。文公流亡多年回国后能迅速称霸诸侯,制衡楚国,先轸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因此先氏在晋国的地位相当高。然而,先轸没想到,他的曾孙子,凭着一己之力,就彻底结束了先氏在晋国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