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桂皮,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妈妈做的香气扑鼻的红烧肉,不爱吃肥肉的我们姊妹仨,也可以大块朵颐。
桂皮是桂树的皮。自古以来,中国南方就多桂树。《山海经·南山经》有记载摇山“多桂”,而据说唐朝之前,岭南也被称为桂海,后来这个称呼被广西抢了去。有一种说法认为,广西桂林之所以会叫这个名字,就是因“桂”得名。
然而,产自南方的桂皮,最终却是在北方出了名。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北方寒冷且多肉食,能够去腥、调味、甚至有保鲜功效的桂皮,在当时的北方人眼中简直是神物,古籍记载:“北方重此,每食辄须之,盖礼所云姜、桂以为芬芳也。”
不过要说对于桂皮的重视,整个中原地区其实都不差,宋人罗愿称:“古者姜、桂为燕食庶羞和之美者”,在他看来桂皮是能够和生姜媲美的香料,再有《海内十洲记》中记载西域使者进贡珍宝,汉武帝“厚谢使者而遣去,赐以牡桂、干姜等诸物,是西方国之所无者”。
说明从上到下,古人对于桂皮这种香料都十分重视,而他们对于桂皮的食用,也基本都是围绕肉食展开的。
一方面,桂皮腌制的肉类不仅可以去除腥味,还可以杀菌防腐,同时保鲜食物。
另一方面,吃肉自然不能少了喝酒,于是他们将之用来酿酒。
桂酒的名头想必没有人没听说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就有“尊桂酒兮椒浆”的记载,《汉书·礼乐志》中也有“牲茧栗,粢盛香,尊桂酒,宾八乡”的唱词。
隋唐时期是咏桂酒最流行的时节,如《宴周皓大夫光福宅》、《赠别禇山人》、《送李秀才》等,都是与桂酒有关的佳作。
不过元朝之后,直接在酒中浸泡桂皮来酿酒的方式逐渐减少,桂皮或者桂叶更多是出现在酒曲中,传说中的屠苏酒,其原料中就有肉桂!
饮屠苏酒
除此之外,与桂皮有关的食物还有鲜有人知的“桂浆”(某种桂枝制作的酒精性饮料),煮有桂皮的“荜菝粥”、“桂子粥”、乃至添加桂皮制作的“看菜”(用来看的菜,参考看果,看盘)、甚至是《东京梦华录》中的“荔枝膏”……
数千年的时光,古人早已将桂皮吃出了花样。如今,红烧肉也是家常便饭,制作也没那么麻烦,两滴肉桂精油就可以做到。
古人的智慧和传承,可能形式不同,但灵魂和精髓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