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我又一次报名参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证培训,这是我从教以来第三次进行心理学学习。
第一次是1999年,那时的工作生活和期望的差距很大,我整日郁郁寡欢。把同事、家人、学生的关系,搞很紧张,自己的心情也很郁闷。
一个朋友建议我去看心理医生,碍于面子和昂贵的费用,我打算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考,每天6点起床学,晚上也加班学到11点,4年时间顺利的拿到了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的本科文凭。
那次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心理学原理和实践知识,并把学到的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对同事和学生不再寄予很高的期望,学会了换位去处理各种关系,慢慢地和家人、同事、学生的关系融洽了,工作、生活也顺了。
我归结于是心理学的学习带给我的好处,让我去除了自己心理的阴霾,把自身的心理调适到了最佳状态。
2006年,教育局要求每个老师考浙江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我也积极地报名了。
通过那次培训,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技术,有效提升包括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与实操、师生交流与沟通、家庭教育指导、自身心理调适等在内的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我顺利地取得了C证证书。
我把学到的知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运用,我做到了和家长、学生、同事、家人的沟通如鱼得水,处事有张有弛,我常换位思考,很少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即使有小的冲突,我也能顺利地解决,也因此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这次培训,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C级)过了有效期限。
此时,也正是我想再学心理学的最佳时期,因为教学中也确实遇到了困难。
现在的教学,学生不再有积极进取的劲头,是老师逼着学、抱着为老师为父母学的观念。
现在的学生,很敏感、很自我、经受不了挫折,连老师的教育批评也很难接受。
老师也有了很多训诫的限制,不敢骂,不能打,一不小心就成了体罚,有时学生甚至还有过激的行为,做老师越来越难。
因此,必须有更高级别的师生交流与沟通、家庭教育指导、自身心理调适等在内的多维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这次的C证续证培训,我认真地完成了“课程学习”、“在线研讨”、“互动学习”、“课程考核”四大环节,懂得了当代学生的特点,知道了他们喜欢的沟通交流方式,我把好几个专家的讲座内容作了笔记,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运用。
我明白了,人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人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同一个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比如在研讨环节,那个“讲道理一个小时不如一耳光”的热议,其实不同的小孩、不同的处理方法、是会有不同结果的。
孩子的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必要的实施还得用武力,但必须得区别对待。这个妈妈的一耳光解决了这个小孩打疫苗的问题,不一定就能解决每个小孩的问题。有的可能喜欢妈妈讲道理,有的可能给好几个耳光也解决不了,所以必须得区别对待每一个独特的个体。
我还明白再小的孩子必须给以尊重,给足面子,是我今后在教育孩子中必须注意的。
以前,我因为他们只是小小孩,单纯、没有啥心机,说的和心理想的一致,那些打小报告的一定是好学生。
视频中看到小学生的心理活动,我才知道他们这些小小人不可小觑,肚子里是弯弯肠子。
所以,我会重视孩子的自尊心,处理事情的时候,私下多听不同人的说法和建议,要表扬的必须表扬的让每个学生都知道。有问题的和他们商量后,征求他们的建议后再公布。
另外,我还要改进自己爱说的毛病,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他们畅快地表达出内心想法,释放出内心的不良刺激。对于不爱说话的孩子,可以叫他们用笔写出来。总之,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把他们当小大人对待。
时代不同了,面对的年轻人也不一样了。教师们要多学习,紧跟教育他们的步伐。
这次的培训收获满满,就不一一列举了。感谢组织这次培训的领导,感谢主讲的专家,感谢认真学习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