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期遇上更年期,我们要读《赢在中学》
最近姐姐家儿子上初三,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在家六亲不认,用暴力甚至是生命威胁父母。这已经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了。姐姐也是50岁的人了,快要步入更年期,可谓是狭路相逢,破局之道从哪里来?贾荣韬先生的《赢在中学》或许有办法。
某心里研究所公布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63%的中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78%的学生认为父母观念陈旧、思想保守,73%的学生希望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这些学生的家长大多在四十五岁左右。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很多成长的烦恼,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特别需要父母理清内心的思绪,从而扬起人生的风帆。那么怎样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呢?作为父母,改变不了孩子,但可以改变自己。这是很多父母不容易做到,也意识不到去做的事情。
青春期到底意味着什么
青春期意味着父母的二次成长,意味着父母教育观念需要身故,教育行为需要改变。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赢在中学》这本书从一下 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何度过这个敏感时期,父母该从哪些方面迎接考验,战胜考验。
中学父母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进入更年期的父母,思维容易固化,往往只认自己的理,听不进不同的意见,这一状态使其在面对成长变化中的孩子时,很难与他们相处。
孩子的学业成绩往往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更年期的父母往往表现最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尤为迫切。由于虚荣心作祟和相互攀比,许多哦家长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家长就会不择手段、不厌其烦地要求孩子学习,想方设法让孩子名列前茅,导致孩子和父母的对立情绪越来越严重。
家庭矛盾带来的伤害有多重
大量的实践表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会延续一生。一个成年人以后得行为,都可以在他幼年期以及青春期的家庭环境中找到线索或答案。怎样才能创造和谐的家庭呢?《赢在中学》给家长们提出了一下几点要求:
1、婚姻是一场修炼,家是最好的道场。
我们要在这场修炼中,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要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为孩子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爱一个人就要关爱对方内心深处的需求。
爱一个人,包括爱他的缺点。
3、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大量实践证明,讲感情比讲道理更重要
4、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导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
从尊重爱人、善待家庭、陪伴孩子开始,家庭环境变好了,孩子也会慢慢变好,朝着我们期待的方向成长。
本书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如何辞职陪读,从孩子沉迷于网络成绩一塌糊涂,甚至面临着退学的境地,而扭转成为不仅懂事,而且还能和谐相处亲子关系的学霸。他也曾经历过夫妻关系的紧张,父子关系的紧张,孩子青春期的叛逆,那么他从自身去做改变,是引导孩子的走上正轨,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
如果你也面临着青春期孩子的各种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的时候,不妨可看一下这本书,相信一定能给到你不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