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随着臧孙纥的流亡(前550),刚刚继任孟氏家主的仲孙羯(孟孝伯)登升一位成为了大司空,重新恢复完全由 “桓族” 掌控 “三有司” 的局面。此一点也可以从后来昭公四年《传》文中得到印证:
……夫子受命于朝而聘于王,王思旧勋而赐之路,复命而致之君。君不敢逆王命而后赐之,使三官书之。吾子为司徒,实书名。夫子为司马,与工正书服。孟孙为司空,以书勋……(左传.昭公四年)
此为后来叔孙豹去世的时候(前538),其家臣杜洩回顾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叔孙聘于周的时候曾经得到天子赏赐,于是鲁国 “三官” 为此记载其功勋的往事。可见当时的卿序确实是季孙宿为司徒,叔孙豹为司马,而仲孙羯为司空:
同时之前接任大行人的叔弓也跟着登位为司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不是公子慭接任大行人?有没有可能是别的人?
首先我们来看臧孙纥流亡十八年后的一场战役记载: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春秋.昭公十年)
注意这时候(前532)叔弓的卿序已经排到了仲孙貜(孟僖子)之前,说明仲孙羯(孟孝伯)于鲁襄公三十一年去世之后,叔弓(子叔敬子)由于年龄占优的原因得以登升一级越过了孟氏。则这一年叔弓取代仲孙成为了司空,而仲孙貜屈居司寇:
可见自从臧孙流亡之后,鲁国的政权核心由 “三桓” 加臧氏改变为 “三桓” 加子叔氏,除了叔老、叔弓两代都具备一定的军事能力并足以单独统帅军队以外,在 “叔孙侨如之乱”(前575)中公孙婴齐为了营救季文子曾经有过卓越贡献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由于 “三桓” 及子叔氏长期垄断 “四有司”,六卿之中唯一空出来的就是 “大行人” 一职了。如果公子慭在臧孙纥流亡之后就能够入卿的话,那么也只有这个位置可以占据。公子慭最终由于参与了季氏家臣南蒯的叛乱(前530)而流亡齐国:
……冬十月,公子慭出奔齐……(春秋.昭公十二年)
由于这是《经》的记载,所以公子慭(子仲)当年的身份确实是六卿之一,也即大行人的身份。下一步就要确定公子慭成为行人的具体时间,也即从襄公二十三年十月臧孙纥流亡之后到昭公十二年(前530)的这二十年间是否还有其他人的身份更有可能为大行人。
首先可以入手的角度就是此期间《经》、《传》记载国鲁国六卿的死亡或者流亡事件,整理如下表:
如表,自从臧孙纥经邾国流亡齐国之后,到公子慭流亡齐国之前,所有文献记载的鲁国诸卿死亡事件都来自 “三桓”。因此除非是因为《经》、《传》没有记载,并不可能有另一人在臧孙纥之后、公子慭之前担任过大行人,
当然如果真的有一位失去记载的人曾经担任此职,我们可以先研究一下臧孙纥出走之后的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