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模块| 改变理念
1.相信的力量
信息技术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好吗?我心中的答案是肯定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参与到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来,也可以帮助老师更及时的进行教学评估与反馈。但在我的心中更多的还是顾虑:基于我国国情的中高考制度以及各种考试,导致大部分教育上级、学校、家长、老师以及学生都很难不重视“分数”,有考试就会有应试,评价方式不改,课堂教学的变革推进无疑困难重重。
2.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考教学
如果让我只留下一个我认为最重要的关键词来描述“我心中的教学”,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学习动机”。日常教学中我也常常在思考,我讲这节课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真的想学这个知识点么?他们感兴趣么?可是还没等我继续往后想,脑海中一个声音又把我拉回了现实-“一周就两节科学课,赶紧讲,再不讲又上不完课了”,于是又不了了之。其实每上完一节老师主讲的课,我的内心也很难受,老师不知道为什么讲,学生也不知道为什么听,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我看来是整个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有了学习动机,学生才会主动去学,甚至花更多课后的时间去探索。
3.创造课堂上的好教材
课堂上的好教材是学生创造出来的,在以往的课堂上,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通常会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回答到老师预设的答案里,再进行讲解。但是很多情况学生并不一定能准确说出老师预设的词,这时候学生说出来的其实才是符合他们真实认知的答案,可以在此基础上去进行讨论,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
4.改变顺序,翻转理念
“以生为本”不是以某些学生为本,而是以全体学生为本,进而推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环节的顺序,把探究活动提前,让全体学生参与,再进行讨论。
5.转型“学生中心”的有效路径
通过这一讲的学习,我知道了实现“学生中心”的课堂转型主要分为三步:第一,调动思考力的高效课堂(反馈器的使用让学生思维可视化);第二,建立合作意识的团队合作学习课堂;第三,任务驱动的学生中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