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今日启发:

Elton:

《超聚焦》(二)

克里斯·贝利

注意力资源的耗散:

1.能带来愉悦的事情。

2.新奇的事情。

3.让人感受到威胁的事情。

开启超聚焦模式

一、确定一件值得超聚焦的事。

两个标准:一个是生产力,一个是吸引力。比如,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能够值得他去超聚焦的,是排练和表演,而娱乐就属于只有吸引力、而没有生产力的事情,因而不值得去超聚焦,任何没有目的的超聚焦,都是对注意力资源的浪费,也很容易让人进入漫无目的的状态。

自己选择的所要聚焦的事情应该占自己注意力资源的四分之三,原因是我们要为自己留点余地,防止出现自己没有预测到的难题,从而导致注意力资源余额不足,但同时使用过多的注意力,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去寻找其他事情。如果发现自己始终无法进入超聚焦模式,这说明所选择的事情复杂程度不够,应该去寻找更有难度的任务,而不是继续低水平的重复,如果在工作中始终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这不是说明太忙了,反而是说明太闲了,这时需要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发我们进入超聚焦模式。

二、尽可能地清除内部和外部会使人分心的事物,排除内外部的干扰。

外部的干扰:

1.是否可控

2.是否有趣

比如身边嘈杂的环境,这就属于不可控也无趣的干扰,需要主动地去解决;团队聚餐属于不可控、但有趣的干扰,要学会享受它;对于像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这种可控的干扰,要提前处理好。

内部的干扰:

采用正念冥想能持续发挥作用,冥想不仅能抵御内部干扰的侵袭,还能不断地去拓展注意力空间,长期正念冥想可以使注意力空间达到更高的水平。

三、把注意力集中且仅集中在选定的那件事上,要学会循序渐进。

四、一旦分神就要迅速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选定的事情上,并不断重复这一步慢慢延长自己持续进入超聚焦状态的时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