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我们还知道,早起早睡身体好。可现如今,有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夜猫子”,晚上放不下手机,早上舍不得床。即使总睡眠时间够长,可还是会觉得没睡够,整天昏昏沉沉的。究其原因,这很可能是因为你睡得太晚造成的。
中医理论认为,亥时,即晚上21点到23点为三焦经最旺的时刻,在亥时入睡,全身可以得到更好的修养。子时,即晚上23点到凌晨1点为胆经最旺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段阴气最为充盛,过了子时阳气就开始回升,人体尤其要在子时前进入睡眠才利于胆的代谢。丑时,即凌晨1点到3点为肝经最旺的时间段,这个时间人体处于睡眠状态有利于肝脏的休养。寅时,即凌晨3点到5点为肺经最旺的时间段,这个时间是养肺的好时机。卯时,即清晨5点到7点为大肠经最旺的时间段,这时早起进行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人体排出宿便。因此,人体在晚上21点到凌晨5点最适合睡觉。
这就说明,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仅仅要保证睡够七八个小时,还要保证按时入睡。
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通过对睡眠周期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当然,说法不同,可也算得上是殊途同归了。
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发现,人类的睡眠可分为两个阶段:眼睛运动的睡眠阶段和眼睛不动的睡眠阶段,且这两个阶段会在整个夜晚以一种规律的模式不断重复,一遍又一遍。这两种睡眠阶段被命名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大脑的活动几乎与清醒时相同,并且与我们称之为梦的经历联系密切,因此通常也被称为有梦睡眠。而非快速眼动睡眠又被划分为四个独立的阶段,从1到4,数字越大,睡眠深度越深。
在每一个夜晚,这两个阶段都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着反反复复的拉锯战——先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占主导地位,接着是快速眼动睡眠占据上风,然后再重新开始。这两者之间的位置大约每90分钟就会转换一次。
然而,睡眠还有另一个特殊特征,即睡眠的不平衡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在前半夜,90分钟的周期中,大部分时间是由深度的非快速眼动睡眠所占据的,而快速眼动睡眠很少,到了后半夜,正好相反,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快速眼动睡眠所主导,几乎没有深度的非快速眼动睡眠。如下图所示:
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它们之间不平衡的来回相互作用也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在夜间优美地重建我们的神经回路,从而管理大脑中有限的存储空间”。
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存储容量是有限的,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就装不下了。我们的大脑必须在保留旧信息和给新信息留下足够的空间之间找到“最佳平衡”。在睡觉时,我们的大脑就在默默地干着这件事——前半夜,大脑通过非快速眼动睡眠淘汰和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神经连接;到了后半夜,占据上风的快速眼动睡眠的做梦阶段,则在加强神经连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睡眠可以很好地管理和解决我们的记忆存储危机。
因此,如果你睡得晚,你就会失去大量的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反之,如果你过早醒来,即使你的睡眠时间只减少了25%,可你会损失60%-90%的快速眼动睡眠。这就相当于不均衡的饮食,比如你只吃素食,就会缺乏蛋白质而导致营养不良;如果你光吃肉,就会缺乏维生素等其他元素。
对于大脑和身体来说,非快速眼动睡眠或快速眼动睡眠,两者都至关重要,无论缺乏哪个,都会导致无数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
所以,夜猫子们,别再熬夜了,按时睡觉,才是保命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