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不等式:)
几何证明:赵爽弦图
这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一个正方形,三角形的边长变化过程中,大家观察一下面积的关系.
设三角形的直角边为和
,则根据勾股定理,斜边为
,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
,四个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为
,所以在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横成立的不等式:
,当且仅当
时,
,这就是从几何图形来理解重要不等式.
代数证明
我们都知道任何实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则恒成立,完全平方式展开得: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从这我们也知道,重要不等式的适用条件为,因为任何实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
二.基本不等式:
(思考:基本不等式和重要不等式的关系和区别)
证明方法依然有很多种,我们采取类比重要不等式的证明方式,将中的
,经过展开移项等到一个新的不等式:
,这就是基本不等式和重要不等式的关系,原理其实是一样的,取等条件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区别在于,重要不等式对任何实数都成立,而基本不等式变量改了一下,改成了
和
,意味着不再是任何实数了,范围现在应该是所有的正数,所以适用条件不一样,基本不等式必须在
时成立.
这里还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形方法----换元法.在适用范围无误的情况下你可以进行任意换元,就像刚刚 原本是个实数,换成了
变成了正数,这里有学生会问,实数变成了正数,范围不是变了吗?但你想,所有的实数都适用,正数也是实数,所以正数也适用.
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使用时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
1.一正指的是,变量需要满足基本不等式适用条件,得是正数才能用这个公式.
2.二定强调的是最值的含义: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①如果为定值
,即变量的乘积为定值,则根据求和式
,那么
有最小值
②如果为定值
, 即变量的和为定值,则根据公求积式得:
,即
有最大值
3.三相等指的是能不能取到最值,是否满足取等条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四.基础题型
例1.若把总长为
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场地,则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是_____
.
解析:设围成得矩形场地的长为,宽为
,则面积为
由题知:
根据基本不等式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所以面积最大值为
例2.若
,且
,求
的最小值
解析:根据基本不等式: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即
的最小值为
总结:以上两题都是可以直接套用公式,且有两个变量,要么已知和为定值,要么已知积为定值的类型.有时候题目只有一个变量,又怎么处理?请接着往下看
例3.已知
,求
的最大值
分析:因为所以满足
都为正数,符合基本不等式使用条件.
解析:,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
总结:即使用公式时,只需要讲题目"和"或者"积"为定值的两个式子看作整体,一个看作,一个看作
,套入基本不等式即可.
五.常考题型与方法
1.直接法
适用于:同上基础题型,最多的是上面类似第三题,题中没有两个变量,需要整体思想,看作是两个变量.
例1.已知
,求
的最小值
分析:题中 互为倒数,所以乘积为定值
,可以把
看作求和式中的
求解
解析:,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即最小值为
2.常数代换法("1"的妙用)
适用于:变量之和与变量倒数之和.即题中条件和问题往往一个是变量之和,另一个是变量的倒数和形式
例1.1已知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
分析:,说明
同号,又
所以
只能是正数.符合基本不等式使用条件
解析:
又因为当且仅当
时,即
时,等号成立
所以,即最小值是
总结:这种题型没办法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这题问题是求和式,要使用基本不等式的话,需要乘积为定值,条件中给的也不是乘积为定值,所以没办法直接使用,但是通过常数"1"的代换,讲问题转化成了求的最小值问题,刚好互为倒数的两个变量乘积为定值,这时使用基本不等式可以求出最值.
例1.2已知
为正实数,且
,求
的最小值____.
分析:这里要注意,题目问题的分母和条件不一样,需要统一变量,即变形成
这样就和上一题是一样的,
类似上一题中的
与
,用同样的方法求解.
解析:
当且仅当时,即
时等号成立
例2.已知实数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
思考:能否使用同例1一样的方式求解?
分析:依然是无法直接使用公式,且不能用例题的方法,乘以
然后将
替换成条件的
.
解析:,当且仅当
时成立,即最小值为
总结:这里采用的是将所求式子中的分子的1替换成条件式,变形成乘积为定值的式子,然后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综上所述,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定值的关键就是凑定值.
例3.已知
,求
的最小值______.
思考:这题条件并不是倒数和为定值的形式,怎么使用常数代换的方法?
分析:条件,如果两边同时除以
,就可以变成倒数和为定值的形式了
解析:由,两边同时除以
得:
,则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所以
,即最小值为
总结,当同时出现变量和与变量积的等式,往往两边同时除以乘积,即可转化为变量倒数和为常数的形式.
3.配凑法
适用于:题中没有和为定值或者乘积为定值,但通过凑一个常数,凑出定值.
例1.已知
,求函数
的最小值______.
解析:,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所以最小值为
.
例2.已知
,求
的最大值_______.
解析:
又因为
所以
当且仅当时,即
时等式成立,即最大值为
例3.已知正实数
满足
,求
的最小值_____.
解析:
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即最小值为
总结:还是那句话,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在于凑定值,如果乘积或者和不是定值,可以尝试加(或减)一个常数或者乘以(或除以)一个常数,来达到有定值可用(同例1和例2).又或者已知有定值,但所求式与已知式有区别,也可以凑常数达到变量统一,然后再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4.消元法
适用于:当你不知道怎么转化条件,或者无法使用以上几种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消元,变成只有一个变量的函数值域问题来求解.(后面有函数值域求法的几种类型求法)
刻意练习:大家可以尝试用消元法解以上所有题目(含2个变量).
例1.已知
,则
的最小值为______.
解析:由得
所以
当且仅当,即
此时
,等号成立.
总结:这里用到的消元法为代入消元,即用其中一个未知数表示另一个未知数,代入到所求的式子,变成函数值域问题,这里涉及到分式的分离常数法,后期将函数值域的部分详细讲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