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恐惧症,申请联合国,承认这是青少年或者学生们遇到的常见挑战。它发生在我们周围,很常见。小学转初中,初中转高中。学习压力小,人际关系简单。比如女孩子性征改变,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特别是父母或者学校把焦虑转嫁给孩子。家长或者学校没有这样的焦虑,无意识转嫁到孩子们身上。学校、家长都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没有资源来面对。第二点,环境,压力的改变。他的身体,他的潜意识,马上会跳出来,那个地方有老虎,那个地方,我真的承受不了。想一想那个地方,我内在充满恐惧,我对那个地方的描述也是负面的。我们的感知,内在感受,到累计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症状。一想到学校,才开始出发,身体动不了。或者到了学校,什么都记不起来。或者解离了,或者让爸爸妈妈帮忙去请假。
这个现象是真的发生了,但系统我们改变不了。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通常我会列出4种情况。
1孩子厌学真实发生了2孩子内在焦虑不安,挣扎感受这样3家长内在焦虑不安,挣扎,也束手无策4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剑拔弩张。
家长跳出来,你觉得你需要从哪里改变呢?
3、4、2、1
1如果作为家长,你崩溃掉了。孩子没有地方去被抱持。你先要把自己调节好,你需要把自己调整好。2你是否能够成为孩子问题的容器呢?3当你管理好孩子的情绪,管理好你的情绪,你和孩子的关系就好了。如果你状态不好,孩子状态不好,就无法建立链接。你管理好自己,孩子管理好自己,然后你们像朋友一样,你们就可以建立链结。
2、为什么要上这个课?
我们需要透过孩子的问题,看到整个家庭的关系。事实上很多时候,孩子知识家庭问题的出口。能够透过重新改变家庭关系,整个家庭的氛围,亲密关系,我们回归到更有可能蜕变的道路上。如果孩子真的遇到挑战了,不是要把目光紧紧放在孩子身上,而是透过孩子的问题,修复整个家庭的关系。父母来上这个课程,来帮助家长调整。
孩子因为承受能力弱,所以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孩子身上。我们说孩子是我们成长最好的方式,我自己的状态不好,我可能焦虑了,可能传递给孩子。我们会把它看成一个系统,我们会反观我们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事实上,是整个系统需要调整。对孩子,对家长都是很好的课程。
说是孩子厌学,但是父母要来上课的。
我们对家庭的定位做出反应,家长参与进来,整个场域改变了,孩子就改变了。
3调整自我状态,很焦虑,没有希望,我可以做什么来调整?
我们内在体验, 会塑造我们脑部的程序想法。内在体验,是透过身体姿势来塑造的。我们身体的紧张,肌肉的紧绷,随着心情的变化而变化。一个身体姿势,反过来会塑造内在体验,内在体验会塑造脑部程序。他对这个世界描述,是负面的,紧绷的。在那个地方不停轮回,我们就会处在没有机会成功的。我看很多东西都很负面,我内在很抑郁,我并没有笑。也许现在,我邀请你,改变你的身体姿势吧。你在那个抑郁焦虑的情绪里,改变自己的身体姿势。也许我拥有更多的钱,更多人爱我,更多人喜欢我。你看着外在的东西,内在带着紧绷的感觉,你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可能你想了十年了,关系也没有改变,钱也没有变多,内在也没有快乐。证明你的挣扎时无效的,往后退一步,也许是放松你的身体,调整你的呼吸。站稳,不要让你的身体,被恐惧焦虑,洪流冲走了 。让你的姿势,告诉你的潜意识,你活在当下,你是安全的,你是好的,未来是我想过的,未来有什么资源呢,在这个时候,你才能创造未来。
调整身体姿势。黄老师我3小时就会去溜溜我自己,我全力放掉,在这种专注而放松的状态中,我失掉了创造力,失掉了精微的感觉。全力以赴,专注投入,放开,腾出一个空间,让自己放松。刻意去做。
我努力一点去做冥想。有些人以为我每天冥想3小时,但现在我发现这是错的。因为他们对冥想有误解,我以为我做冥想的时间越多,我内在就就越宁静。当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我那个和这个状态去相遇。与其去追求这种,不如去
可以去做冥想,2-3分钟,可以做10次。我带着这种正念,我是没有压力的,我带着觉察,我是有能力与生命中相遇。带着正念去国每一天,他是有实操的,立马觉得没有压力。两分钟,我真的觉得很好。就几分钟,十几分钟。
4我不想运动,怎么办?不一定是跑步,可以是散步,不是很剧烈的运动,身体动起来,放开头脑的局面。
因为身体永远在当下,那几秒,那几分钟,头脑就会放空。生命能量就上来了。
5你怎么了,我感觉你语速很快。你是不是压力太大了,但别人不说,我不知道。我在状态里。
你刚才那个觉察是很棒的,我被那个压力带着走,我需要回归一下。另一个就是需要锻炼,每次1分钟,每天20次,我的肩膀是紧绷的,两分钟里,我发现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你鼓励自己,为自己做这样的事情感到高兴。过来5、6个小时,哦,我让自己回来的更快。你刚才提到的就是我们对内在的觉察,对意识的觉察,但他是很轻松的,我内在有什么体验,我走路的时候,是不是正念的,这些就是要靠我们平时做很多的练习。
定个闹钟,每隔2小时,让自己放松一下。
没有永远的开悟,只有片刻的开悟。我们以为学了一些课程,我们就没有问题了。我们把他们切成一小块一小块,让他们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
按摩可以吗?也是可以的。也是按摩的那个帮我把注意力回归到身体,我都不知道,我的身体帮我承受了那么多。按摩是非常好的,让自己回归的方法。
6家长首先要明白,目标: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到了今天这个结果,是长期累计的。2你要定下来一个小目标,不要让小问题变成一个没办法解决的问题。你冥想,一年365天,不能迈那么大步。我们很多人,是把一个小问题变成一个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很多人把一个伤痛变成一个永久的伤痛。
先赶快停下来,不要在原来的模式里,可能已经不起作用了。就像我们刚刚说的那样,你继续去做,是没有用的。要放开你的执着,放开你的价值观,让某些东西进来。
然后那四个方面,我们要从那些地方开始做,需要一些时间。有时候家长需要一种能力,你需要带着问题去生活。然后慢慢地慢慢地,你就会看到答案。在那个状态呆一会。
我听黄老师讲课,我一改变,孩子就改变。要经常这样做,孩子才能慢慢感受到,慢慢慢慢改变。
如果家长真的没办法去透过自己,去做到这些事情。强烈建议他们走外援,心理咨询师。有个案例,有个孩子,初中就没办法学习,没办法坚持。这个孩子特别喜欢做饭,我就建议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在厨房做晚餐。一起去超市买食材,一起在厨房做晚饭。爸爸妈妈做下手,爸爸帮孩子补习功课,你不懂的,我来帮助你。他们家庭以前是很解离的,爸爸努力工作,妈妈脾气暴躁,爸爸放下工作,更多回到家庭。家庭氛围慢慢改变,孩子慢慢变好。 有两年了,孩子慢慢学习也跟上了。
家庭是给系统,有惯性。改变系统,是很难的。内部改变也很难,要找个第三方。重新建构孩子的归属感、安全感和价值感。价值感,是要努力一起去做事,孩子有种YE,这种感觉。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那孩子一定是能够找到内在的动力,朝向自己的未来的。可是孩子感到挫折感,为了让自己感觉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他就不去面对外在的一切。但是当我们这个家庭,重新帮孩子建立归属感,我的存在感,我是由价值感的,我就更有能力去向这个世界打开,非常需要父母去建构了。
孩子知道自己要去面对,是在保护自己。孩子不去上学,如果再去逼他,可能会有更大的问题。
所有问题或者事情,都有内在的正向的动机。可是当我每一次去到学校,我都感到恐惧压力,所以情绪、行为背后,是有正面动机。所以家长带着孩子去看背后的动机,孩子就会感觉到,我被理解,有一个空间被打开了,沟通就可以发生。也许是做运动,也许是做饭,这是很棒的,让我们内在很棒 的行为,我可以用正向的行为,来满足我内在的需求。
如果我已经不上学了,我内在是恐惧的,也是很焦虑。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能做什么。孩子放松了,孩子才有能力去做出改变。
所有的改变发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放松才有空间,放松才有可能性,慢慢收到滋养,慢慢让快要熄灭的火苗,重新燃起。现在有危险,现在不安全,我们要逃跑,我们要站在安全的地方。我们调整呼吸,我们现在是OK的,现在为疗愈做一些事情把。
无论是做什么,身体先放松。如果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很放松,我们看到他那一瞬间,我也放松了。如果我们给孩子创造这样的空间,孩子会感觉很好的。
我爸爸就是这样的,我一有机会,就会靠近他。我非常愿意跟他相处。人是愿意靠近放松的人,有力量的人。放松的人,是有力量的人。所以以后夸别人,就是你是最放松的人。
7我们常常以为我们头脑努力想办法,这样会让我们的身体会创造更多的焦虑,更多的焦躁。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回到以身体为基地的地方,这是很重要的。无论是失恋,还是啥。每个人谈恋爱,都是无我的。也就代表我消融在他里。自我撕裂开了,我的整个我破碎了。自我破碎,是让人感到抓狂,空洞没有任何东西填补,人们就抓狂了。我们的工作就是回归到身体的地方,你在哪个地方感到空洞呢,把你的善意,人性的链接带到那个空洞里。任何的伤痛,如果有这种人性的触碰,就会被疗愈。而不是头脑的思考。
我最在意的事情,在这个痛苦中,是很难走出来的。
我内在感受到哪个地方被激活了,先安顿好这个痛,先安顿好这个存在,如果你不安顿好这个痛,他就无处为家,到处流浪,或者向外压抑,心灵身体就会崩塌了。
最近我的孩子签证办不下来,我也被恐惧造访。这么有名 的咨询师,孩子也没办法毕业。或者我也会担心,他未来这么找工作啊。我唯一能做的是,回归到这个担心的地方,说,嗨,哈喽,你的到来,提醒我有些地方还没有做好。谢谢你。我会答应你,我会用的我资源帮助我孩子,我也会让你感到安全,感到放松。我接到这个信息了,如果你能帮助我放松,我能处理地更好。请你帮助我放松吧,请你帮我放松吧。我们这样做,我们是传递信任。他就不会用这个担心的感觉来提醒我,因为我已经收到他的信息了。他就不需要以增强这个能量,来提醒我。如果我们能对身体传递给我的画面信息,去链接,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说的一种完整的方式来进入到每一天。
这个课程是让家长来上的,孩子只是家庭问题的出口,孩子是最弱的,所以体现在孩子身上,但不代表孩子有问题。
不要在同一条河流里,醒过来。关于觉察。第二天,是聆听,聆听痛苦深处的渴望,伤痛最深的地方不是伤痛,痛苦最深的地方不是痛苦,而是灵性迸发的地方。一旦当我们了解我们内在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用正向的方式去满足,而不是无意识用负面的方式去满足。那么孩子厌学,那就是负面行为。如果我们透过这个负面行为,了解孩子正面的需求。那么这个正面的需求被满足了,就不要负面行为了。用我们的心灵去听,用我们内在的去链接孩子内在的中心去听。有一天转化,我们长期累积 的内在的伤痛,我们会这样说,透过孩子,看到父母内在需要疗愈的部分。我们内在有很多没有被疗愈的伤痛,透过孩子就会激活这个伤痛。
希望透过孩子来疗愈我们内在需要被疗愈的部分,那么我们就会把疗愈之后的礼物送给孩子。
把疗愈后的礼物传递给我们的孩子,而不是把没有疗愈的伤痛带给孩子。
为了能够改变一个问题,我们的注意力永远不会放在问题上,会放在背景上。与其改变问题,不如改变背景,与其改变背景,不如改变场域。是场域造就了问题,问题深处的背景,问题深处的场域,那么问题或许就会变得不同了。
最重要的是阳光雨露,而不是这种子。
任何事物,都需要阴阳和合。土壤,种子就会发芽。
8夫妻关系,亲密关系,夫妻关系好了,孩子就好了。
当不愉快来了,我们不需要压抑它,我们不要跑。人性就是看见痛苦,就会跑。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当我们能够去触碰生命中这些伤痛,我们需要搭建些基础的条件。你在那个地方让伤痛把你淹没了,你再也没办法向伤痛打开了。我们为了能触碰伤痛,我们要搭建有资源的条件。
1)站稳了。能量全部在上边,整个人有种被提起来的感觉。焦虑的人,整个人是提起来的,是站不稳的,一推你就倒了。站稳了,就是让你的注意力往下沉,调频身体,注意力在丹田,感觉双脚根扎大地。全身放松,脸部放松,注意力在丹田,像一个大树一样,根扎大地,感觉你的双脚扎实在大地上。
2)让你的心向生命中那些正向的事物打开。哪个人最爱你,哪个人最在意你。把他吸进来。在这个世界上你是被人爱的,你并不是被抛弃的,你是有恩典的。
3)在我的生命里,事实上我最想要创造的是什么,我最想要的是什么。相反的是,我们常常负面的描述这些事情,如果你这样负面去描述你生命中的一切,你感受不倒生命中的能量。这个时候你不要去触碰生命中的伤痛。
你的整个身体为了避免伤痛,你没有能力向关系打开,你没有能力向新的东西打开,我们把小问题变成大问题。站在有机会成功的地方,向所有的正向事物打开。
4)改变你对这个事物的描述。打开双手,链接资源。当你的注意力在这三点上去跳舞,整个身体处在有能量的地方。向伤痛打开一点点,慢慢来。如果你打开一点点,你觉得吼不住了。做个深呼吸,链接你生命中想要的画面,再打开一点点。有能力去碰苦,去链接苦。我就不害怕生命的无常。悲伤还在,我还有力量。我触碰过了,我超越苦了。我知道我有能力。我慢慢向苦去打开,我们慢慢有能力去朝向苦,如果不做这些练习,是没有办法去面对的。
如果你没准备好,不要掉到痛苦里。
我们常常以为,如果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一个好的原生家庭,我就更幸福了。如果我能赚多少钱,无论你拥有多少财富,悲伤无助挫败,一定会拜访你的。你也会遇到很多的苦。但是如果你练习站稳,链接生命中这些正向的资源,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每天最想创造的生命里,你就有能力穿越苦,就不会卡在苦里。
我们东方的智慧,佛陀的智慧,帮助我们觉察,帮助我们进入一种空无的状态。
冥想的练习。三点链接,每天做三分钟,做15次。每次只做5分钟,我整个身体都进入我创造的场域里,我把自己放在这个场域里。这才是我们真正能带来改变的练习。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9原生家庭,怎么找到资源。如何提供情绪价值?
我举个例子。有个18岁年轻小伙子,他最近很挫败,他的朋友把他拉黑了。我说那确实很挫败,他说,这个朋友可以给我提供情绪价值。我马上有个健康的怀疑。是你想依赖别人呢,还是他给你提供情绪价值呢?
人的基本动机指向两个方向:匮乏和成长。匮乏的关系是融合的是一连共生的,是没办法分开的,这种匮乏的关系是共生的,是没有办法各自独立的,是婴儿和母亲的关系。
成长的关系是独立而又链接的。
匮乏的关系,是我和它的关系,是一种物化的关系。比如我和手机的关系,我和它的关系。
而提供情绪价值的关系,是我和你的关系。我们是独立的,同时又是链接的。我们同时是自己,又能很你链接。
如果一个妈妈看着孩子,如果孩子遇到问题,不如妈妈的愿望。妈妈很抓狂,很控制。那我们就称为是情绪上的依赖。
但孩子遇到问题,激活了妈妈的情绪。但妈妈做了一个呼吸,和自己的身体有一个链接。从自己的身体中心,链接着孩子内在的感受。从中样的链接里去和孩子说话,我会怎么说呢。孩子也是独立的,我是独立的,我们两个人共享着这样一个关系,我是什么样的声调呢,我怎样呼吸呢,我整个状态就不一样了。而不是去控制,
我在这里,你在那里。我没有控制你,我照顾好自己,我也照顾你。我感受倒是独立的,你也是独立的。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说话,去链接。
我好不容易去温哥华,看我孩子。他没空理我,他跟朋友打电话玩游戏,有空去做功课。去哦如果生气,带着这样的感觉去问孩子,我首先要安顿好仕明,我照顾好我的需要,也看到孩子的需要,他需要他的团体,好不容易有个空间去打游戏。
我轻轻坐在房间里,我做我能做的。轻轻摸一模他的头,他的肩膀,孩子,当你忙完了,给爸爸说一声,爸爸很久没有和你说话了。我模一摸他的头,他的肩膀,我离开了。后来他忙完了,说爸爸你说了什么。我说我想和你散散步。因为我尊重他了,他也会尊重我。
情绪是潜意识和我们有意识之间沟通的桥梁。当我感到不被尊重,情绪给我的领悟。这就是情绪给我价值,而不是情绪上的依恋。
如果一个方法行不通了,看哪些方面需要改变。我先要安顿好自己的状态,孩子也处于好的状态。
一个正向的意图,作为一种觉察,调整的方向。不断做这些练习。时间很短的练习,次数很多的练习,很容易就改变了。
改变过滤器,改变墨镜,这种改变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10疗愈,如何疗愈,不要代际遗传给下一代。
有人会常常问这种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疗愈。因为伤痛的地方,代表着没有被人性的对待。因为你生命中有某个地方,他被伤痛卡在那里了。让他知道他是有人爱的,他被赋予了人性的价值。他觉得在人的关系里,可以绽放人性的力量了。当一个人发光了,当一个人内在容光焕发了,他被疗愈了。当你内在有个地方觉得自己不够好,他带着这样的伤痛,他是没有办法绽放的,让你带着他,他才能带着你在这个世界上去成功。疗愈是什么?把善意,把人性的对待带到伤痛的地方。
疗愈之后,会怎么样。我们会爱自己了,会不评判自己了。
原生家庭的伤痛,代表着在那里没有资源,我们要练习,把现在拥有的资源带到那里。
重复出现的关系,重复出现的失败,不停感觉自己赚不到钱,不停感觉到没人爱,不停感觉我们家孩子不如人家孩子,不停觉得自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