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节日,文化是什么?是人类群体的共识,端午节的意义是传统节日里最 复杂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端节、重五、重午、中天节,我们从这一系列的名字也多少能够揣摩它的 内涵、背景和渊源,端和午这两个字有正、中、正阳的意思,在故宫紫荆城的中轴线上,分别有端门和 午门,它们是中轴线上两个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中轴线上最南端是正阳门,往北依次是天安门、端门、 午门、乾清宫、坤宁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阳最为光明正大,从自然天文学到人文,太阳居 于正午,比喻皇权的合法性、重要性,端午之午,表示太阳的位置,12点乃正午,在清代称端阳佳节, 更为官方的称呼,而端午是更民间的叫法。
中国的传统立法是以太阳和月亮作为参照的,就端午而言,是以太阳为参照系的,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 的时候为夏至,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端午强调太阳,端五强调正中,五最正中,阳气最盛,对于太 阳的崇拜和祭祀,古人将这一天定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因我们中国地域辽阔,端午节的风俗其实各地还是有差异的,最常见的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 挂艾蒿、菖蒲,因为阳气太盛会热,热生毒,所谓细菌滋生、五毒丛生,通过香草洗浴、佩戴香囊,喝 雄黄酒,挂艾草,用艾蒿的气味驱散蛇虫毒蚁,避毒驱毒防止它们靠近,减少疾病,暑湿伤脾故吃粽子 呢养脾胃,又端午这一天正好是屈原投江的日子,后来民间又将节日的文化内涵延伸了。
前两天看了一个广东佛州赛龙舟的视频,锣鼓喧天、热闹喜庆,力量与速度的结合,观赏性极强,隔着 屏幕都感觉心跳加速,我们中国的传统将太阳和月亮合而为一,春节和中秋是以月亮为参照的节日,跟 着月亮走的,传统太阳历是跟着太阳走的,如夏至,冬至,春分,秋分,所以我们中国人既跟着太阳走 又跟着月亮走,把每一个朴素的日子都过成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