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私家车,我在其中,结伴去了两个地方。
说来惭愧,我没到过桂林。此去为了却一个心愿,想证明一下在记忆中已经根深蒂固的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一路风尘,由湘入桂。窗外似有了变化,入眼的山不是常见的重峦叠嶂层次分明,而是突兀而立山水相连。山上没有多少乔木,多是些青绿的灌木像独特的衣裙裹住灰黑的山体。前方的天空是灰朦朦的,刚刚萌生的担心很快兑现,一场大雨骤然而至。一阵急雨敲窗,就被水帘障目。司机朋友不得不减速缓行,刮雨器频繁扫来扫去,终于没有了效果。大白天隔着窗玻璃只能见前面不远处的黄晕尾灯。我们不得不靠边停车,出行安全第一。此时,虽有些无奈,但算是明智。
高速路上的这种等待让人感到乏味而焦躁。雨稍小些,继续前进。目标改为直奔阳朔,因为有“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时近中午,到达景区。此地阳光灿烂,一点下过雨的迹象都没有。就是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遭遇了两重天。心里暗自庆幸,运气还好。阳朔山水就在眼前了。
订旅社,住下来,前往漓江边。一条不是很宽的江,水是绿的,两岸的山和树是绿的。江上泊着不少游船和排筏。正当大家准备下去乘排筏时,淅淅沥沥下起了雨。我们赶紧躲进车里。车窗外又成了迷濛一片。我又一次想到运气问题,人算不如天算。我甚至为那热情拉客的导游感到遗憾。我们的车没走,导游还在树下坚持。不到半个小时,雨竟然停了。导游比我们还要兴奋。生意做成,她就有满意的收入。既然雨停了,我们不好推辞,赶紧上排筏。踩着飘在水中的排筏让人觉得不踏实。按要求穿上了救生衣。
说也奇怪,这里的雨的确下得不长,倒像是漓江风景的一种点缀,又像是一次洗涤风尘的沐浴。抬头望,天是蓝蓝的,有白云飘过。环顾四周,江两岸翠竹茂密,丛丛层叠,牵连绵延,绿得浓郁。像一道遮羞的屏障,让人觉得后面嶙峋高耸的山峰充满神秘。倒影入江,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山水画卷,我开始有点目不暇接。收回目光,但见排筏缓行,水如翠竹深绿。阳光照射,清澈见底。近岸水草摇曳,水中石影清晰。伸手拂水,已有凉爽秋意。一阵清风吹过,不由心情大好。脑海里闪出一句现成的诗句,“筏飘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诗句虽俗,但增游兴。
来不及对景抒情,排筏便已靠向对岸。脚下铺排着被江水洗净的鹅卵石,圆圆扁平,青灰相间。我禁不住捡起几个,站在江边,侧身打起水漂。还别说,三两下打出了成串涟漪在江面延伸,童年的乐趣犹在。同伴忙着拍照,我却走走看看,原来这里是故意设置的一个场所。有卖民族服装、银手镯等纪念品的,有设置场景专营照相的。一匹白马悠闲地甩着尾巴摇着头,像主人一样在等待游客。有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一会儿牵手依偎,一会儿追逐嬉戏。我远远地看他们演绎一个浪漫的故事,默默为他们祝福。美景之中的缠绵情意完美而纯真,多么希望这美好的瞬间会伴随他们幸福的一生。不远处,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人坐在一个小小的凉蓬下,一根竹竿,两只鸬鹚。老人黑瘦,笑起来,脸上皱纹密布,虽牙不剩几颗,但笑容灿烂。一身典型的渔父打扮,职业是陪游客照相。他如数家珍般向大家诉说与外国总统等政要及名人照相的经历,于是有人跟他做生意。老人很麻利扛着那两只鸬鹚,还指导游客在他身边摆好造型,口里用英语大声喊着,one.two.three.four,茄子!这一幕,很有意思。这个与国际接上轨的老人值得欣赏。
十分钟的停靠,让人体会到山水景中的人情。排筏继续前行,开排筏的汉子突然健谈起来。带着自豪滔滔不绝介绍起沿途风景。用手一指,说那是一只奔走的老虎。我们一齐望去,对面一座石山腰间,一只老虎的形象清晰可见。随着他的手指转向,又见“双马过江”,两匹巨石马临江作奔驰状,神态毕现。返回时,我们看到了《印象刘三姐》的演出场地。依山临水搭台,周边灯光布置新奇。可以想像晚上的演出一定精彩纷呈。
晚上,天公不作美,又下起了雨。这让我们犯难。如果为看这场演出成为落汤鸡是否值得?犹豫再三,决定开车去感受一下演出的气氛。总算靠近演出地,雨却越下越大。我们连下车都不能。我们只能望雨兴叹。莫说看不到演出灯光,就连一点音响也听不到。回旅馆的路上,大家都深怪编导张艺谋太精作,演出场地选在那江汊里,让我们一点不花钱的便宜都没沾到。那就别怪我们对刘三姐的印象打折扣了。
第二天的行程目的明确,前往湖南双峰县的曾国藩故里。路途的辛劳不必多说,在双峰县荷叶镇见到一座石牌坊。我们精神为之一振,有一种穿越时空拜谒名人的感觉。对于曾国藩,我所知不多。只知道他是晚清的名臣,跟洋务运动有关,跟剿灭太平天国有关,跟他勤俭律己的家风有关。
当曾国藩的侯府呈现在眼前时,令人不由赞叹,真是个好地方。门前一大片荷塘,虽不见荷花争艳,但青黄的荷叶绵延铺陈开来,倒也蔚为壮观。青石条铺路,旁有溪流绕行。我站在富厚堂前,望见那面硕大的帅字旗,肃然起敬。这座据说占地两万平米的大宅院,依山而建,北倚半月形鳌鱼山,远观,就像坐于围椅之中。后山林木茂密,古树参天。我不懂建筑,感觉就是古朴气派,大方舒适。但这些并没有吸引我的太多注意。走进去,听导游一间一间介绍,我感叹的是此院此人积淀了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每一副对联无不体现曾国藩对祖先定下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家训的遵从与严格执行。藏书楼是富厚堂最经典的部分,其收藏的传世之作约30万卷,是中国近代最大的私家藏书楼,由此可见曾氏家族对书墨的钟爱。我很喜欢其中一副对联:敬祖宗一柱清香必诚必敬 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
就这样在这个院落里拐弯抹角一路品读曾国藩。据说他少时并不很聪慧,却以其执着精神成就了事业。面对曾国藩的铜像,我默然无语。他的人生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备受后人推崇。我等凡俗之人,仰视之余,最感叹其逆境不馁,顺境不矫。最敬服其功高震主却拒绝称帝得以善终。最想学其家风传承,惠及子孙。
出门,意犹未尽。驱车赶到曾国藩的出生地白玉堂。相隔不远,又是另一番景象。那些“蟒蛇投胎”之说或不可信,但其子孙贤能者众,倒是有据可查。难怪世称其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梁启超也赞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我记住了他的生殁年代,1811年11月26日至1872年3月12日,享年62岁。
夜幕降临,赶路回家。漓江的山水历历在目,曾国藩的故居风物印入脑海。那景那人都值得回味咀嚼,欣赏了美景,思考了人生,真是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