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博仁老师,亲爱的笃行班的兄弟姐妹们,大家早上好!我是蒋彩虹,来自安徽铜陵,是第一期印证班学员。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阳明先生的经典原文《书徐汝佩劵》,学习之前首先请家人们思考2个问题:
1.学习致良知你受到过家人的反对吗?
2.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和阻挠我们如何面对?
原文节选:非是之谓也。吾之为是也,亦未不可,而所以为是者,则有所不可也。吾语子。始吾未见夫子也,则闻夫子之学而亦尝非笑之矣,诋毁之矣。及见夫子,亲闻良知之悔,恍然而大悟醒,油然而生意融,始自痛悔切责。吾不及夫子之门,则几死矣。今虽知之甚深,而未能实诸己也,信之甚笃,而未能孚诸人也。
原文解读:汝佩归乡,他回复士子的问题,我这么做的方式,并不是说不可取,只是我这么做的动机,则有不可取之处。我告诉你,当初未见先生时,我听见先生的学问也曾非议讥笑,甚至诋毁。待见了先生,亲耳聆听先生,良知之学的教诲,这才恍然大悟,心意和畅,至此,自己这才开始痛自悔悟。我要是未能入的师门,那一生几乎就完了,先生的学问,我如今虽然理解得深,却未真用到自己身上,虽然自己深信不疑,却难以让他人信服,我自己还不免有身谤先生学说的嫌疑,又怎么能如此急迫地去严厉责求他人。
看到这个主题,让我不禁想起上次遇到我们传习师育成2班的一位老师章红丽退群学习这件事。当时,由于她的先生百般的阻挠,红丽家人最终退群学习,不仅是退出了传习师的学习,更是退出了整个致良知平台的学习,当时我作为2班的班长觉得很不甘,我们作为一个女人怎么能受丈夫的支配?他让我怎样我就怎样了?自己的人生都掌控不了,这不是很悲哀吗?直到后来我主动联系小组群里的很多家人去支持这位老师,并且期待她随时回到平台学习,也一直没有联系上。其中,李花老师对我的回应让我突然有一种放下我执的感受,她说自己在平台学习,其实和先生也是有很多的对抗的,但是面对不解,她选择了臣服,以前准备做点评责善老师也是被百般的阻挠,但是最终她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与先生的和解协调,最终实现了愿望。
回想我自己在平台学习的经历,何尝不也是与先生有过冲突和对抗?以前我喜欢到处乱花钱,到线下收费的平台去学习,但是光学却做不到。自从进入致良知平台的学习,每天的导读,点评责善,都是要在家里听,先生也可以和我一起去学习,耳濡目染。我也不再追求标榜自己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当老师或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挣多少钱,得到什么好处。先生对我唯一的指责和不满就是每天就知道学习学习,也没见你有什么改变,也没挣多少钱呀,有什么好学的。虽然先生指责了两年,但我依然坚持学下来了,如今,先生不再指责我,而是看到我每天早早的起床点评责善,晚上很迟才睡觉,白天又要带孩子忙家务,甚至做公益,可能从内心里也开始佩服我了,更加支持我了,甚至有时候还主动的每月要多给我一些钱让我别怕没钱花,挣钱有他。这中间先生的转变,也是和我自己的臣服有很大关系了,最起码我放下了自己的傲慢,主动的去赞美先生,感恩先生的辛苦付出,每天做好饭菜,做好卫生,把家里料理的井井有条,孩子们也能认真的学习陪伴。一切的生活琐事都从原来的混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中间所有的做到恐怕就是我内在臣服的结果。臣服并非认命,并非什么都不做。真正的臣服是在内在全然接纳当下发生的事情,放下情感上的抗拒、愤怒和头脑里的评判、贴标签。如此,我们的心才会在宁静中升起更深的觉知,这份觉知会带给我们更加有效的行动,这时候的行动是基于了解的积极的能量,而不是基于恐惧、批判、抗拒的负面能量。
最近也在传习师的课程研发部担当学习,每两周要出一份稿子来支持笃行班学员的学习。刚开始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写,如何写,上周终于有篇稿子被采用了。其实面对这样的事情,我内心对自己是有要求的,总是逼着自己要出稿子,出稿子,但其实内心的货有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只是在强撑着自己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可能就是这种无形的压力,让我在做到上反而很不容易,总是感觉没有灵感。
这让我想起作家莫言曾经分享他写书的经历,他说,他的书一般写出来最多三个月,但前期的酝酿可能要用到三年,五年的时间。可能也正是验证了那句话,功到自然成。面对每两周一篇的稿子,我也只能去臣服,不可强求,只有默默的沉淀自己的底蕴,量够了才会有真的灵感的迸发吧!我也不再执着结果稿子能否通过,干就完了。
感恩所有一切的发生,让我对生活中很多的问题和事件不再盲目的执着,而是有了更多的视角和思考去面对,也让自己的内心不再内耗迁累,学会臣服求同尊异,依良知而行,感恩所有的经历让我成长和历练学会臣服。期待家人们的点评责善,祝大家一天愉快!
今天的践行功课是:
1.主动联系曾经反对我们的家人或朋友,向他们表达我们的臣服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践行求同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