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很多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为此,父母们的育儿方式、教养方法层出不穷,百花齐放!但是到底什么是孩子的起跑线,想必很多家长都未曾深入地去思考过。
我记得最开始出现“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的时候,是指很多家长疯狂地给孩子报各种学习班,早教班,早早地把孩子投入到各种与将来学业有关的学习当中去,比如英语班、识字班、拼音班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一部分家长发现,这么做的代价就是早早地剥夺了孩子的童年,伤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孩子的学习能力只是昙花一现。当家长们发现这条路行不通的时候,又开始转向另一个极端,认为孩子学龄前就应该什么都不学,不应该识字,不应该学数学,学英语,不能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这又导致很多儿童错失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
阅乐绘认为,家庭教育和马拉松比赛十分的相似。看过马拉松比赛的都应该理解,当比赛刚开始的时候,如果一个人遥遥领先,并不一定就能代表这个人会最终夺冠,因为后头有太多的变数了。但是在比赛的最后阶段领先的人,他夺冠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它最终追求的并不是一个孩子眼前这一两年的成绩,它追求的是孩子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以后的成功,比如高考的成败,甚至比高考更为重要的整个人生的幸福指数。
同样,阅乐绘通过观察总结发现,从小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他们在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异,但由于他们缺少隐形力量的支持,基础相当薄弱,所以他们储备的那点少得可怜的智力能量只能用来应付小学阶段的小负荷功课,从中学开始,随着学业的不断扩展和深度的增加,他们就会逐渐表现得力不从心,后继乏力了。
而那些热爱阅读,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非常大的孩子,即使他们从小表现一般,成绩平平,但由于他们从小积蓄了巨大而深厚的潜在力量,并且他们的心理状态由于从小大量阅读而变得越来越健康,因此在以后的学业中他们往往表现出很强的爆发力,成为后起之秀,同辈当中的佼佼者!
因此,阅乐绘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放弃刻意追求儿童早期的优秀,转而培养孩子从小对阅读的兴趣,为孩子提供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这才是真正地为孩子一生最终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才是真正地把孩子放在了远远高于其他人的“起跑线”上。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的验证,说的就是现代父母们关注的起跑线的问题,但是父母对“起跑线”的正确认知,决定了孩子是否能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亲爱的朋友们,不知道你们在阅读完阅乐绘的这篇关于孩子起跑线的文章后,是否对起跑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