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并不是来谈健身。
问你一句,如果让你以后每天只做一个俯卧撑,你能坚持吗?
“很简单啊,不就一个嘛,每天不到半分钟的事!”
对啊,就是不到一分钟的事。
我把这个行为称之为“微习惯”。
2.
早上一起来,列好今天想干的事情 : 学习三个小时、看一个小时课外书、画两个小时画、锻炼半小时……
计划很好,执行力却不强。
翻开书本,看了几行,真困!不看了!打开手机,手指上阵,一晃神该吃午饭了。拿出画笔,削好,架好画板。“叮”手机响了,放下画笔,一下午就过去了。吃了晚饭散了步,该锻炼了,懒意上头就窝着不动了。看看课外书,怎么可能的事!一天就是这么过去的。睡觉时反思,感觉今天的自己在退步,安慰自己明早起来就改变,第二天的情况只能说个“呵呵呵”。
3.
我开始制定一个俯卧撑计划,灵感来自斯蒂芬.盖斯的书《微习惯》。
不再用时间去计划需要做一件事,而是换成量词。比如 : 我计划看一页书,画十笔画,做一个俯卧撑。
主要是这一切不需要毅力。虽然毅力是个好东西,但这东西没那么靠谱,身心一不舒服最先崩溃的就是毅力。
根据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当一件事情被重复时,每重复一次,带来的愉悦感就减少一分,而想要单纯靠毅力坚持就只会越来越难,尤其在没有任何回报反馈的情况下,人就越容易放弃。
4.
但你能做到每天做一个俯卧撑。所需时间不多、精力不多,关键是你不会厌恶。
微习惯:就是把一个习惯大幅缩减成小到不可思议的步骤。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目标太小,小到不可能失败,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你在看这篇文章时你就随便可以做个俯卧撑或者仰卧起坐,一个就够了。
5.
阻碍我们养成习惯的两大阻力 : 动力与毅力。
没有动力去开始,没有毅力去坚持。
微习惯恰好从人的直观心理上避免了这两点。
微习惯在于微,只需很小的动力便可启动。举个例子 : 很多写作人知道坚持日更几千字不是件容易的事,刚开始的你或许还很新鲜很感兴趣,但到后来如果没有灵感没有读者反馈支持时,日更就成了让创作者焦头烂额的事,每天想到的写作不再是洋洋洒洒好几页,而是咳咳巴巴凑几句,心里越急越不能出好作品。不妨试着降低目标,不要将目标太过数字化,几千字的文不好写,那一排字或者几行字总可以写出来吧。
这个目标能够足够小,小到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完成。完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与害怕。
微习惯也能更好的去坚持。目标小,只需要做一点点就能完成甚至超越自己的预期目标,不需要长期坚持的毅力,自然而然的开始。而一件事情一旦开始,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俗话说的好嘛,万事开头难。
6.
在人类的基因里是拒绝被改变的,大脑就会抗拒改变自己目前状态的行为。但对于微习惯如此小的目标,只需要一点点的意志力就能让大脑启动做另一件事情的程序,而大脑还没来得及本能抗拒这个行为时,这个行为就已经发生了。而当一个行为被启动,就很容易在大脑诱导下继续行动,在自然而然中轻松完成任务。
微习惯的螺旋状激励机制,会推动我们一点一点行动,增加坚持下去的惯性,提升习惯能力。
7.
怎样应用微习惯
1.八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一个微习惯,制定每天的计划。
第二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即带来的好处。
第三步,明确微习惯的时间安排。
第四步,建立回报机制,微习惯达成以后用奖励来提升自己坚持的动力。
第五步,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
第六步,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第七步,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第八步,留意习惯养成的标志。
2.三个关键点
微习惯的目标设置技巧:要把习惯目标缩小,小到不可思议为止。只有小到不可思议,才会让大脑认为它真的毫无威胁。如果你不确定用多小的习惯来培养,那就选择更小的那个,这是微习惯应用的第一个技巧。
微习惯的替代奖励机制:对于大脑来说,有回报才会更愿意去重复一件事,而微习惯还不能导致真正的身体回报的时候,那么人为设置一个替代的回报来欺骗大脑。
如何判断习惯是否养成——习惯养成一般需要21天,但是中途放弃也是很容易的事。习惯会让身份认同发现变化,对某件事情会习以为常,到时间大脑就会发出指令主动去做。除非发生紧急情况,习惯都会自觉坚持。
8.
将目标足够细化,将暗示降得足够低,将行动变得足够容易,让回报轻松实现。
“绿灯法则”,即不要等路上都是绿灯才出发,遇到第一个绿灯就立即启动。微习惯就是利用这一法则,简化开始,一步步推进,超额目标,收获满足于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