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书籍收获:
信任的桥梁:脆弱与共情的力量
在《超级沟通者》中,“信任建立:通过脆弱分享与共情降低防御性” 这一内容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们与人相处的盲区,教会我们如何真正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聊天,就像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对方说他的事,你说你的想法,看似热热闹闹,但就是无法真正靠近彼此。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防御性,就像刺猬一样,害怕受伤就竖起尖刺。而书中提到的 “脆弱分享” 和 “共情”,就是融化这层防御冰山的暖阳。
就像有次我在办公室看到小李一直愁眉苦脸,问他咋了,他一开始支支吾吾不想说。后来我跟他说起我之前也被领导批评到怀疑人生,那段低谷期可不好过。我讲着讲着,他突然就跟开了闸似的,说他也被客户批评到崩溃,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我越听越能体会到他的绝望,就对他说:“我能感受到你现在的绝望,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里找不到出口。但我相信你一定能挺过去。” 他听完眼眶一红,说:“谢谢你,我感觉好多了。” 你看,这就是脆弱分享的魔力,你先坦露自己的 “伤口”,让对方知道你也是个有血有肉、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他才会放心地把心里的话掏出来。
共情更是个好东西。它不是简单地说 “我懂你”,而是你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绪。就像邻居王阿姨总抱怨社区活动太少,生活没意思。我一开始想说 “社区资源有限,您将就着点吧”。可转念一想,我试着去共情,说:“我能理解您有多失落,要是我处在您的情况,估计也会觉得日子过得干巴巴的,少了许多乐趣。” 王阿姨听后眼睛一亮,开始跟我细说她的想法,最后我们还一起琢磨着怎么向社区提议增加活动。
书中还讲到一个概念,叫 “心理安全感”,意思是人在交流时需要一种被接纳、不被评判的氛围。我们通过脆弱分享和共情,其实就是在给对方搭建这样一个安全的空间。在这种空间里,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 “奇怪想法” 或 “软弱情绪” 被嘲笑,可以毫无保留地做自己。
所以啊,下次你要是想和别人建立信任,别急着去说大道理或表现得多完美。不妨先分享自己的小脆弱,让对方知道你也有 “不堪”的一面;再用共情去捕捉他的情绪,把理解化作温暖的话语传递给他。你会发现,当防御性这件 “盔甲” 被温柔地卸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瞬间缩短,信任的种子也就悄悄种下了。让我们都试着这么做吧,用真诚和理解编织出一张信任的大网,让沟通不再有隔阂,让每段关系都充满温度。
感恩日记:
感恩邻居的信任,纷纷找我寻求帮助;
感恩王总的给力,帮我找到最便宜的大巴车;
感恩梦总的支持,全力配合我们做品酒会的活动。
冥想感受
今天冥想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呼吸,慢慢加深呼吸,感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