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是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课文。本单元是识字单元,本课是在传统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一共三句。第一、二句是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首先是课堂的引入,低年级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节采用了一个游戏的方法,作为本课导入,在游戏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同时也引入了本节的新知“对子”,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受。然后借用补全课题的形式,让学生来认识我们课题中的两个生字“对”和“歌”。做到了导入有趣味性,同时也保证了这一轮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在设计认识“对”与“歌”这两个字的时候。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识字环节必须是本节课的重点,本节有很多字是象形字,采用了字源识字、生活识字、组词识字,还有我们常用的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配相应色彩鲜艳、简洁明确的图片,有效降低了学生的识字难度。同时我也牢记识字上需要以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从句段到词语,从词语到生字,让孩子一步一步夯实识字的根基。在识字中,教学效果反应比较好的是通过出示甲骨文让学生猜一猜,以及在认识“雨”字的时候,通过毛毛雨、大雨、雷雨、暴雨的组词,让学生在读的时候,通过声音大小的变化来体会雨势的不同,学生对此很感兴趣课堂上也极具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和朗读的指导,在新授课时也要认真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情出发,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并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同时我也认识到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仅仅能够教授知识,其实还能够在其中渗透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