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这是对无条件满足非常恰当的定义。
不含敌意的坚决是,“我理解对方的需求,接纳对方的需求,允许对方有需求,但是,我也爱我自己,疼惜我自己,所以在我没有能力时,我可以坚决地拒绝对方的需求,但不评判对方的需求,不攻击对方的需求”。
不带诱惑的深情是:“我满怀爱意和深情,对你没有任何期待、不求任何回报,我的给予仅仅是因为爱。所以,给予时我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更不会有抱怨和委屈”。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应该是稳定的,而不是因为孩子的表现而忽冷忽热。如果不是稳定的支持和陪伴,那么你的深情就是带着诱惑的,“你诱惑我的人生必须做出改变,你才可以给我多一些的陪伴和支持”。
孩子说:“妈妈,我周末想出去和同学看电影”,孩子的这个需求,父母是有能力满足的,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直接答应孩子,“去吧,宝贝,高高兴兴玩儿去吧,周末了,放松一下自己”。孩子和同学出去玩,是建立关系的需要,也是自由快乐的需要,这些是孩子情感和关系的心理需求,这些需求如果得到满足,孩子的心理发展就是平衡的、愉悦的,孩子在学习时就会专注。
如果这些需求长期被压抑,得不到满足,孩子会对关系、自由、快乐产生极度的渴求,很多青春期的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一拿起手机就放不下,父母断网没收手机,孩子就像拼命一样和父母抗争,有些孩子甚至因为父母没收手机直接跳楼自杀,这就是情感需求和关系需求长期被压抑后的恶性补偿。从一个极度饥饿的人手里抢他的面包,他一定会和你拼命。
很多父母在孩子提出自己的需求时会说:“你作业写完了吗?数学考成那个样子,还出去玩!你数学下次考90分,我就让你出去玩”。这样的做法就是有条件满足或功利性满足。被有条件满足的孩子,孩子的感受是“妈妈爱的是我的成绩,爱的是我的优秀,而不是我这个人”。这样的做法是只看见了孩子的“功能和价值”,并不是真正爱孩子。
还有一类父母看起来给了孩子很多,带孩子去旅游,给孩子买很多东西,孩子说要吃巧克力,妈妈说“巧克力不好吃,对身体也不好,妈妈去给你买糖葫芦,糖葫芦最好吃了,妈妈给你买十根”,但是孩子却不开心。因为父母给孩子的并不是孩子需要的,而是父母自己认为好的、重要的。这样的满足是虚假满足,因为父母并没有看见孩子真实的需求,而是把自己童年时曾经匮乏的东西给了孩子,父母并不是在满足孩子,而是在满足自己。这样的爱就是溺爱。
有的父母经常会说,“你再考不好,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妈妈说的时候当然是吓唬孩子,不会真的不要,但是孩子会当真,他会担心自己不优秀的时候被妈妈抛弃,长期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相处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有条件的爱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自尊,他会物化自己,功能化自己,无法建立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一个没有安全感、没有自尊的人很难建立起自信心。
其次,当自己没有能力满足孩子时,你可以拒绝,诚恳说出自己的感受或为难之处,但是不指责、不评判孩子的需求,不向孩子诉苦,不抱怨孩子不懂事。
孩子在全能自恋阶段(大约0~1岁)得到满足后,心智向前发展,主客体开始分化,孩子的需求开始变多,但仍然很弱小,自己不能完全满足自己,此时,孩子会把父母的能力当成是自己的能力。在心理学上,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叫作理想化客体阶段。这个阶段会从1岁一直持续到18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的要求有两个方面:
一是仍然需要父母稳定的陪伴,及时地关注和回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无条件满足。孩子在两三岁时,是分不清现实与幻想的,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支持与满足,会让孩子感觉父母很棒,“我的爸爸是超人,我爸爸厉害就是我厉害”,不仅是父母,男孩子喜欢奥特曼、变形金刚,就是觉得“我自己就是奥特曼,我自己就是变形金刚”,女孩子喜欢芭比娃娃,就是“我觉得我自己很漂亮”。
一位家长他的孩子现在3岁,有一天看见妈妈把爸爸的电动牙刷刷头换了,就跑去告诉爸爸:“爸爸,我把你的电动牙刷刷头换了,看我多厉害”。妈妈问我,“这个孩子怎么撒谎”?其实孩子并不是撒谎,他是把妈妈的能力看成了自己的能力,他真的以为是自己给爸爸换的。如果父母忽视孩子,不陪伴孩子,不满足孩子,孩子成年后就会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变得不自信、懦弱,依赖性强;二是盲目自信,分不清现实和幻想,迷信、神化某些人,比如自认为认识“大人物”,疯狂追星等。
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的能力在变强,需求也会越来越多,父母已经不可能全然满足孩子的需求,父母要主动逐渐呈现出自己的无力、挫败、懈怠、无助等所谓的“阴暗面”,向后退,变成真实的人。孩子的一些需求会在父母这里得不到满足,这些不满足会让孩子有一些挫折,但这些挫折是恰到好处的挫折,会让孩子从对父母的理想化自恋投射中逐步出来,知道父母不是神和超人,而孩子会从弱小变得强大,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甚至可以超过父母,可以打败父母。同时,奥特曼从真实的人物变成卡通动漫人物。孩子也逐步分清了幻想和现实,同时,父母主动呈现自己的无力也会让孩子敢于呈现自己的无力,敢于承认自己的弱,敢于接纳真实的自己。
所以,无条件满足并不是什么都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不可能都做得到,也不必都做到。有的时候是精力达不到,比如:我们很累了,孩子非缠着让我们和他玩捉迷藏,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说:“妈妈今天有点累了,你先自己玩会儿,妈妈休息半小时再陪你玩好不好?”有的时候可能是我们的财力达不到,孩子想要买一双1万多元的限量版鞋,我们的经济能力达不到,我们可以说:“那双鞋真的很好看,我儿子真有眼光,不过对不起,妈妈的钱没有那么多,不能给你买,你长大后自己有能力了可以自己买。”
这样的拒绝,孩子可能会不高兴,但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失望,孩子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需求不应该,自己提要求是不懂事,自己不配要好东西,而是妈妈的能力有限,不能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