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呢?难道我懂的是“假道理”。道理没错,关键在于没有强有力的学习力,没有将道理进化为实际行动。
信息泛滥,特别是碎片化信息满天飞的当今,学习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怎么提升学习力呢?
我们可以从追问和反思经验、分析和整理信息、内化和应用知识这3个维度打造立体的学习能力。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作者提出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打造学习力。
分析和整理信息
我们时刻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中,被动的浏览着各种信息,一旦有被看上的,就会从被动到主动,多看几眼,然后继续浏览下一条信息,大多时候我们都是这样被信息收割着注意力。
奇怪的是,我们竟然乐此不疲。心甘情愿的被收割注意力,仅仅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接触到的信息。
缺乏对信息的分析与整理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分析和整理信息呢?
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作者认为可以从“追问前因后果”方面来分析信息,从“明确适用边界”方面整理信息。
分析信息的关键是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作者是怎么引出这个信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是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的?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依从信息去做之后会怎样?对我的好处(效用)是什么?
果(自食其果):不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不改变的问题有多严重?
这里提供的追问问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增减追问的问题,视具体情况而定。
心灵鸡汤也好,毒鸡汤也罢,除了能够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外,对我们重要吗?
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花边新闻,除了能够让我们八卦一下,对我们重要吗?
每天接触到的信息,很多都是无用的,对我们毫无用处。然而我们却依旧沉浸在各种无用的信息中,一边浪费着时间,一边给自己一种有所得的假象。
整理信息的关键是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相反的观点?有没有不支持这个观点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这样做得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什么情况下是不管用的?
边(旁敲边鼓):从前有没有类似的(或看起来差不多的)信息?其他领域/行业/作者如何看待类似的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相反的还是类似的信息,和这个信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所有的认知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旦脱离了适用范围,我们的认知可能都是错的。
追问和反思经验
对成人学习来说,学习的起点往往是因为遇到了问题。为了寻求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是最高效的。
教育学家戴维·库伯(David Kolb)的经验学习圈模型认为:学习的起点是人们的经验,然后是对经验进行反思,再对反思的结果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学习的第三阶段——“理论化”,最后是“行动”。行动中如果出现新问题,则开始又一轮的学习圈,如此循环。
库伯认为:“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
那么我们该如何追问和反思经验呢?
同样的,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作者认为可以从“追问前因后果”和“明确适用边界”方面进行追问和反思。
追问前因后果
前(前车可鉴):为什么这件事对我重要?是怎么出现这个问题的?
因(相因相生):都有哪些关于原因的假设?怎么验证或排除这些假设?还有其他人能帮我思考,给出更多选择或可能性吗?
后(以观后效):若这个问题解决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那是我期待的吗?
果(自食其果):如果我什么都不做,会发生什么?
明确适用边界
适(适得其反):有没有人不同意我对原因的假设?有没有不符合这个假设的实例?
用(使用条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考虑成本收益,考虑态度能力……)?这件事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完成?
边(旁敲边鼓):有没有可供借鉴的情况?其他领域/行业/人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界(楚河汉界):无论是不同的意见还是类似的问题,它们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区别是什么?交界在哪里?
追问和反思的目的在于找到问题的本质,重新确定遇到的问题,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际。
内化和应用知识
这里可以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的“标签学习法”来重述知识,反思经验并规划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便签学习法”是将看到的知识用自己的话重述,即重述知识(简称“I便签”),关联经验,即内化知识(简称“A1便签”),确定目标与行动,即应用知识(简称“A2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