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化”一词意味着认知和智力活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无处不在的情绪才是我们对心智化最感兴趣的部分。心智化的情感性——并不意味着采用一种疏离、智力性的姿态来面对个体的情绪,而是体现为不断对情绪体验进行澄清——正如一位在心理教育团体中的病人所说的妙语,不仅要思考清楚,更要感受清楚。
心智化所体现的内容远远超过了从非心理到心理的转变,对于一种情绪的感受只不过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心智化体现了心理的精细化,而这正式对情绪进行心智化的基础。
理性天生蕴含在情绪当中,而不是处于情绪的对立面。
(在心理治疗中)心理治疗师与病人都会不断接受挑战,努力建造一种可以形成安全依恋的安全氛围,用以调控情绪,使之充分减弱,以此才能让心智化成为可能。病人最终必须能够发展出这样一种能力,能够在情绪状态当中进行心智化,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开展人际关系时投身解决其中的冲突。*
——《心智化临床实践》,Jon G·Allen等
*备注:作者在心理治疗的语境下使用“病人”来称呼前来咨询的人,囊括了从有严重精神病、人格障碍、情绪障碍、神经质等从重到轻的所有心理问题的人。然而不是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病人”,在心理咨询的语境里更合适的称呼是“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