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但随着冬季的到来,青岛前段时间也连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大风蓝色预警,还有部分天气发布了低温冰冻蓝色预警,且空气质量也在不同程度上收到影响,连续或断续地出现雾霾、重度污染等天气。在雾霾天、雨雪天等无法到户外进行体育活动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室内空间开展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恶劣天气里也能玩得开心,高实幼的老师们也进行了室内乐融融活动的尝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开展室内乐融融活动的同时,也有不同的问题呈现,结合我园开展的室内乐融融活动,进行了以下梳理。
1.从整体规划到化整为零,充分利用室内空间场地
在室内活动中,场地及空间紧张是所有问题中最棘手、最基础的问题,从原来的户外场地中的大面积、大空间,到室内场地的教室、大厅,都比不上室外的大场地,因此,要保证幼儿的室内活动正常开展,首先要化整为零,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每一个小空间开展游戏。另外,教师也要开拓思维,打破“室内运动空间”就是“室内地面空间”的思维惯性,大胆想象,除了地面空间可以利用外,可以尝试利用架空的方式增加对立体空间的利用率,幼儿园也可结合园所实际情况,在不影响幼儿正常活动的地方,尝试利用绳索设置简易攀爬网、秋千等练习悬垂的抓杠等,或悬挂呼啦圈等方式,创设可利用的立体空间。
2.一器多用,破解“材料单一”瓶颈
我认为教师在开展室内游戏中遇到的第二大难题是“室内活动材料单一”的问题。很多材料因为过于高结构,导致玩法受限,幼儿想玩但玩不开,所以这些高结构材料并不适合在室内玩。因此,在室内游戏时,我认为尽量能够就地取材,选择原本就投放在室内的各种材料,如桌椅板凳、积木地毯等,这些能够足以在室内放在利用的材料,或者纸杯、纸张、塑料瓶等低结构材料,方便幼儿移动和多样化利用。
3.大胆放手,鼓励幼儿尝试无材料游戏
除了借助材料开展的游戏,教师也可以大胆尝试,放手让幼儿开展一些无需材料的游戏,如:123木头人、让身体几个点触地、爱的抱抱等,这些游戏只需幼儿熟知游戏规则,对场地、器材的游戏很低,非常适合作为室内运动的内容,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可根据幼儿游戏情况,适时加入新要求,或提高游戏难度。
4.从幼儿为主体出发,弱化教师指导和参与
在幼儿稳定游戏时,教师可适当退出幼儿游戏,作为旁观者观察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急于给予指导和帮助,给幼儿留有充足的机会自己解决问题和求助,特别适合在乐融融这样混龄游戏的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大带小的帮带作用,也可以给幼儿足够多的交往机会,在同伴协助中自主解决问题更有意义。
以上是结合近期乐融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的思考,虽然室内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特殊天气状况下户外活动的不足,但活动量和体验上仍存在差异,若天气条件允许或能创造适合幼儿户外活动场地下,仍要为幼儿户外活动提供机会。
关于室内乐融融活动的思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