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苏萌山水醒,春临大地草木知。
过去三年,关于健康的课题,我们都被狠狠上了一课,没有哪个时刻,让我们比现在更加关注健康。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养生很关键。立春时节,要升肝阳;雨水节气,要疏肝气。顺应时节,做好春季养生。
“春季养生,养肝为先”,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
春季又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
肝脏,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解毒、排毒的作用。
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春季养肝可以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四方面着手,以升肝阳、疏肝气增强肝功能。
1. 食要少酸多辛
《千金要方》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立春后阳气初生,饮食应适当增加辛甘温性的食物。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
多吃大枣、山药等甘淡之品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还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芥菜等。
“青色入肝经”,多食绿色食物如菠菜,有利于肝气循环通畅、代谢加快,舒缓肝郁。
另外,养肝还应该多喝水,少饮酒。
多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排出体内毒素,为肝脏排毒减轻负担。大量饮酒容易损害肝脏,尽量不喝酒。
疏肝健脾茶
白菊花清肝明目,归肝经;生山楂能消食、化积、敛阴;大枣具有健脾和中的作用;炒麦芽能疏肝、消食积。
四味药材搭配可以起到疏肝健脾的效果。
2. 觉要早睡早起
睡眠好、休息好就是在养肝。
根据中医子午流注理论:
肝胆经气在23:00-3:00点间最盛,“人卧则血归肝”当人躺下时,各个脏腑的血液都需归于肝,即中医讲的“肝藏血”的功能,所以春季宜23:00点之前入睡。
建议养肝要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
在起居方面要夜卧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在庭院或场地信步慢行,克服情志上倦懒思眠的状态,以助生阳之气升发。
3. 动要适当舒展
春季阳气始发,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否则易损伤阳气,应以“慢”运动为主。
适量多做舒展运动,最简单的就是伸懒腰。
不过伸懒腰也是有技巧的:
要使身体尽量舒展,配合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伸展时,全身肌肉用力收缩,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松弛下来,尽量呼气。
另外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慢跑等锻炼方式,都可以使气血流畅,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肝的效果。
睡前摩腹
睡前摩腹,顺时针按揉腹部缓解便秘,逆时针按揉腹部缓解腹泻。
按揉的时候以脐为中心向外,中等力度,每次3至5分钟即可。
4.志要常达戒怒
中医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通于春,春天肝旺,易肝气瘀滞于内。
肝志为怒,春季也是怒气生发的季节,容易出现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故有“大怒伤肝”之说。
肝主疏泄,最能够调畅全身的气机,又能促进胆液的生成与排泄。养肝要学会制怒。
春季养生情绪上重中之重就是疏肝理气、顾护情志,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
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应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保持乐观。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正当时。
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没有人因为保养身体倾家荡产,却有人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一无所有。”
千万别等身体出问题后,才想起来要好好善待它。
做一个对自己身体负责的人,把身体养护好,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