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正当时

春天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心境平和之下,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肝养肝的好时机。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黄帝内经》说: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同时也指出:无春即无夏!

也就是说:有了春天的肝生,才会有夏天的心长、秋天肺的收敛和冬天肾的潜藏。如果春三月肝气生发不旺,到了夏天那有能量做到:肝木生心火呢?!

春季万物复苏、阳气始发,人的肝气亦变得旺盛。如果肝气不顺,与春天的生化之气不相符,就会导致诸多肝脏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复发。

若能趁此时机,好好调理肝脏,便可增强免疫力,让身体维持在最佳状态。所以春季最宜养肝。

1、闭目养肝

《黄帝内经》中的“五劳所伤”指出:久视伤血!意思是:用眼过度伤血!

而肝主目,肝藏血,中医养生里有“闭目养肝!”之说。

当人们过于劳累或心情抑郁时,可伤及肝脏,使眼睛出现干涩、困乏、酸胀等表现,这时不妨让眼睛晒晒温和的阳光,或者闭目养神,让眼睛休息休息,不要老看手机,可起到补充肝阳、疏泄肝气的作用。

所以,饭后静坐10~30分钟再去干其他事情,对肝脏的保养,尤其是有肝病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2、早睡早起赶走春困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多喜熬夜或被迫熬夜,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养肝。“人卧则血归于肝”,按时就寝、充足睡眠是最好的保肝良药。

“春三月,夜卧早起”,意思是说:入夜即睡觉,天亮就起床。每天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肝胆经循行时间。如果你能做到每天11点之前入睡、作息规律、起居有常,就是在养肝。

《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春季“累”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规律作息。让肝能够自觉清除疲劳。所以春季宜早睡早起,多到户外运动,故有“踏春”之说。

很多人还有“春困”的小毛病,常见的表现就是困倦无力、昏昏欲睡、没有精神,这也是因为没有好好养护肝。

3、绿色清肝

规律的饮食、良好的脾胃功能是保肝基础。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壮,人可延年益寿。

中医讲五色之一绿色对应五行为木,木为肝,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属木的味道是酸味。属木的食物是青色(绿色)食品。

在五色中,绿色入肝,所以多吃绿色食物是养肝最简单的方法,绿色食物也成为人体良好的“排毒剂”。

绿色食物给人以清新、鲜活之感,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清理肠胃防止便秘,减少直肠癌的发病率,被称为人体肠胃的“清道夫”。

春季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少吃酸味的东西。因为肝主春,五味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因此春季在饮食调养方面一定要注意,宜多食甜,少食酸。

食补绝对是养肝护肝的最关键的方法,而青色类的食物可以更好的养肝护肝,因此想要排毒养肝不妨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比如菠菜、荠菜、韭菜、春笋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不管是在中医学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应重视,毕竟春季是一年的开始,春季养好了肝,才能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一年都健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