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边走边旺
自控力不但区分了人和动物,
也区分了每一个人。
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于拿高分,
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
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
如果你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那就从自控力入手吧。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
一、和情绪做朋友
如果感觉到压力,与其觉得生活出了问题,不如把它当作你和有意义的工作、人际关系、目标之间的关联。
1. 与压力做朋友/096
2. 重塑压力:变为成长的武器/106
3. 自我效能:获得自信的原动力/120
4. 不安的能量:积极应对挑战/130
5. 克服紧张症的法则/140
6. 激发你的行动力/148
本小节主要讲述,当面对工作压力而感到不安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镇静下来。
1. 不安能引导我们获得走向成功的能量。
当人类紧张时,心跳会加速,呼吸也会变得急促,坐立不安、焦虑急躁、异常兴奋等等,这些症状都被称为挑战反应。
是为了向大脑和身体输送能量,也是身体的自然反应。当感到不安时,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功能会变的更强,这些变化对所处的环境保持更好的洞察力,让其变得更机敏,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2. 忐忑不安,这都是挑战反应。
挑战反应:当感到不安时,胸口会有发慌的感觉。
因不安而心脏怦怦直跳,开始紧张,表明身体和大脑正在获得能量,不安和焦虑的感觉,激烈为让自己兴奋的动力,会感觉更加自信。
3. 如何看待这种情绪才是关键。
研究表明,抑制不安或把不安当作障碍,容易失去自信。相反积极主动接受不安情绪,将有助于应对困难。
面对令人不安的高压时,想象不安能带来活力,随着时间的增加,效果也会变得更显著。
4. 出现压力反应后,会对接下来的行为做出调整。
出现压力反应后,人体出现不安情绪时,集中精力去思考,想想面临的挑战,对自己来说,为什么很重要?基于很重要的心里动机去应对挑战,增加活力与自信。
在我们的生活中,最普遍的不安现象如下:
1. 小朋友离开最熟悉的家人,独自在一个陌生环境,恐惧不安、担心害怕,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大哭。而有的小朋友,此时知道借助周围环境的帮助,通过打电话、求助、根据以往经验等,快速与家人联系上。
2. 有的孩子平时学习还可以,每临到考试时,紧张发慌,平时掌握的一时也想不起。而有的孩子轻松上阵,先易后难,放空自己,超常发挥,取得成功。
3. 走上社会的孩子,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化直接导致两个极端。畏手畏脚,怕出问题的孩子总是认为很难。而胆大心细,不耻下问,积极主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孩子,进步肯定是显著。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面对困难产生不安情绪时,变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可快速解决问题,也可得到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