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孩子智商的“六脉神剑”
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信是大部分父母心中坚定的信条。孩子还没到上学年龄,拼音班、识字班、速算班倒是报了一大堆,他们坚信超前教育能够让孩子更聪明。
因为超前教育获得的优势,完全是靠人为的力量,通过强制训练获得的,所以它只是一种泡沫优势。更严重的是,过早地对儿童进行专门化的训练,是以牺牲、丧失或抑制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的,得不偿失,往往会破坏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
1.在孩子0~3岁的时候,要多对孩子进行亲吻和爱抚。
为什么这些动作会有用呢?因为频繁的身体接触能够有效刺激孩子的大脑,并且建立一个爱的反馈。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发现,爱的本质其实是拥抱、爱抚而非奶水和食物。
2.鼓励孩子探索环境,让他对各种事物进行尝试。
尝试就意味着会犯错,如果他犯了错误,不要盲目指责,特别是不要取笑他,比如说孩子拿东西没有拿好,掉到地上了,有的家长会说:“你怎么连这个都拿不好,笨死了。”或者干脆什么都不准摸、不让碰。孩子受到了这种打击后,可能就再也没有动力去尝试类似的事情了。作为父母,一定要谨言慎行。
3.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问题很多,比如说:“妈妈,为什么树叶是绿色的,花却是红色的呢?”“为什么鸟可以飞,我们人却不能飞?”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孩子对世界的探索。在2001年,心理学家就做了这样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在孩子越小的时候,及时给予越多的回应,等到了青春期,他的智力成绩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就越好。
4.亲自教孩子生活的常识。
比如说认识物品、怎样去对物品分类,包括一些生活事务的指导,怎么吃饭,怎么穿衣服,怎么系鞋带等。记住一定不要把这些事情交给老师去做,而是爸爸妈妈要亲自陪着孩子做。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生活技能,更多是能够跟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5.尽量多地和孩子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和交流。
这里跟前面第三点不同的是,不仅仅是回答孩子的问题,而是要促进他和你的互动。比如你可以设计一些小的文字游戏、故事角色扮演等。
除了语言方面的刺激,非语言的刺激也是必要的。比如你可以亲自教孩子唱歌,当他还不怎么会唱的时候,你可以让他只唱一个字,或者一个音。比如说一闪一闪亮晶晶,你就唱:“一闪一闪亮晶”再等着他把后面那个“晶”字唱出来。当他更熟练的时候,你们可以一人唱一句,或者一人唱一首歌。
6.对学龄前的儿童取得的任何一个小成就,进行有仪式感的表扬。
这一点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比如,他第一次自己穿好衣服,第一次可以自己吃饭,你就要非常郑重其事地表扬和庆祝,甚至给他一些奖励。别小看了这个动作,哈佛大学将其作为6点建议中最重要的一点。因为对孩子而言,每一个小技能的学习都是他生命中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总结
虽然我前面介绍了6点建议,但从原则上来说其实很简单:第一,要多和孩子进行身体接触;第二,多陪伴、勤指导、耐心交流;第三,鼓励探索,积极评价,不取笑、不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