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老师:回家先不写作业才是对的
《论语》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很多人从小就会背,我也只停留会背,真正懂其意已经10几岁。我总在想,如果现在学到的很多学习方法,当年我爸妈也用在我的身上,我是不是也能考上985?
温习,对于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每天的家庭作业,不是提笔就写,而是应该先‘反刍’新课。“卓老师在书中讲了一个事例,跟我娃的情况比较像,我就说说我娃的事例。每天晚上我都会检查一下娃的作业情况,错题情况有一些是她自身原因比较急躁,更大的原因是没有回顾知识的过程,拿来作业本提笔就写。
这样造成的后果肯定错题、错字太多。例如四年级讲到画三角形高的问题,娃并没有将概念理清,有部分的高不是由顶点向对边引出来。诸如这种错误太多了,当天学完的知识写作业时还是错。娃课堂上是溜号了吗?没学会?
“磨刀不误割草工。“在孩子写作业前,最应该做的是将老师当天教的知识再过一遍。在以前的文章我也写过,可以用读课本的形式,今天学的读一遍、昨天学的再读一遍,这叫”新一旧一法“。
卓老师对于这一习惯给出了三方面的详细讲解。
首先,让孩子有一个能静心写作业的环境和状态。我娃这种外向的女汉子型,回到家先吃点零食、喝点水、上个卫生间,有时还玩一小会。全部满足她的要求以后,咱们开始写作业。坐下来那一刻,就不能再乱动。要求她立刻不动也比较难,用我常说的话来形容:你缓上几分钟再写。缓解的过程可以让孩子读课本,或者在脑海里回顾当天的知识点,卓老师说这么做也能对外向孩子浮躁个性做修正。
其次,让孩子的学习先以学好课本为本,把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搞清楚。我在读到这个章节的时候,想到在物理老师柴森那里学得的好方法:例题重做。要知道,物理也好,数学也罢,例题是当天知识点的典型题,将概念与例题相结合,做题的时候回顾概念;回顾概念的时候脑中有题,这样的孩子往往举一反三的能力特别强。有了这一步骤,再去做作业的时候正确率就特别高了,告诉孩子“返工”更麻烦,还不如一开始就做好准备。
最后,让孩子能够运用反刍能力最终为自己织一张知识体系的网。我娃8岁的时候读了三遍中文版全套《哈利波特》,后面我们一起看电影她能够说出下一个场景的内容、所有人物的名称、使用的魔法以及很多我们也形容不出来的内容。这是什么呢?就是知识体系。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儿子能把奥特曼的名字全讲出来,一到学习就啥都说不出。“
我认为,这个孩子包括我娃,面对感兴趣的东西的时候,一步步记在脑子里最后织出了一张大网。或者形容是一个小号图书馆,用到哪本书就从头脑中调动出来。这张网并不是孩子看一次就能织成的,而是每天巩固的成果。放在学习上是不是相通的原理?每天回顾一点知识,天长日久孩子的学习网也织出来了,还愁不会举一反三、成绩不好吗?压轴的综合大题,往往是由1、2个简单题加中档题合并而成,知识点掌握牢固的孩子,很少被这样的题目难倒。
知道了以上三点,我们就带着孩子实操起来,这是受用一生的好习惯!
文/小学生陪读日记原创 图/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