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上,老师举例说,有来访者会期待着有一双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普通人的态度可能是:哇,要一个人盯着我的一举一动,这不是监视我吗,我还有自由吗?这太可怕了。
心理学又带来的解读,应该是,这类型的人在婴儿期遭遇了巨大的挫败,他们的母亲没办法接收到他们的信息,这导致他们最初的这个需求严重没得到满足,于是以后一直都在寻求。
相反,得到了部分满足的人,就不想要这个了。没有固着在这种需求上的朋友,可以说,他们在婴儿期,都得到了相当的满足。也就是说他们的养育者,或者妈妈,或者其他执行母亲功能的人,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到了他们的信息,并且给予了他们质量还可以的照料。
“心中有孩子”是多么重要。然而也并不那么简单,母亲会一直牵挂着孩子,而孩子发生一些事情时,母亲就能第一时间感应到。
在婴儿初期有一种特质“原始母爱贯注”,有这种特质的母亲,会对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似乎有心灵感应一般,有时能直接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因此可以及时地回应婴儿。就相当于婴儿这一刻的呼声被听到了,婴儿也因此有了被满足感,甚至是存在感。这种及时回应这是一个极大的礼物,是在对他说:这个世界欢迎你。
大人容易认为,婴儿懂什么,但当一个妈妈全神贯注地关注孩子时,她发现,不仅自己可以对孩子有敏感的感应,孩子更是能敏感地回应妈妈,母子间这种回应的质量,远胜过其他关系。
所以说,“心中有孩子”,“心中有你”,是一件很深刻的事情,当然这会带来超多喜惊,首先是同频成长。犹如同学反馈:一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孩子的降生是拯救父母的。孩子给予父母的爱比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多了不止上万倍。
最后回过头来,我们得理解,为什么很多时候遭遇父母的恶言相向?
因为,父母不过也只是有了孩子的孩子。
而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拿着父母提供的物质,学着他们不懂的知识,见识他们没有见识过的世面,体验他们没体验过的人生;到头来,却嫌弃他们不懂我们。
为过去的伤害赋予某种积极的价值。伤害发生就是发生了,父母做过哪些事也自有公论。所谓的放下,是建立在已经长大的基础上,承认伤害的存在,同时也承认这一刻的选择自由:「我成年了,有自己的人生,我可以成为一切想成为的人,做任何想做的事」。把这些情绪释放掉,两代人才有和解的可能。